【經濟民主ABC】以經濟民主創造真正的共享經濟
Tagged:  •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研究領域:工作貧窮、經濟民主、合作經濟
出刊日期: 
2020/07/31
期數: 
第235期
  多年前,應用程式的進步便利了多方之間的商品或服務交換,於是社會上掀起一股閒置資源再運用以促進資源共享的風氣,形成現今耳熟能詳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但是,現今的共享經濟卻被前美國勞工部長Robert Reich嚴厲批評為「共享碎屑經濟」(share-the-scraps economy)(註1)。
▌共享經濟服務了誰?
  Reich引用Uber模式,諷刺共享經濟的精確說法應該稱為共享碎屑,因為Uber迅速成為產業龍頭,司機卻面對鉅額抽成、難以預測的工時及報酬低廉的困境,雖一度展開跨國串連罷工,提出生活工資、決策透明度、員工福利及參與決策等四項主張(註2),但Uber仍以非受僱關係持續抗拒;所以Reich批判資本主義大規模進駐共享經濟後,只為平台創造巨額資金,從業者卻只能共享著風險和不確定。
  Uber並非裹著共享之名將成本「外部化」的特例。以「居家體驗」聞名的Airbnb也以共享經濟發展租屋服務,表面上平台媒合讓觀光客入住相對廉價的家庭空間體驗在地性,出租者則獲得補充性收益,但是標舉「家庭共享」的Airbnb最後造成「家庭迫遷」。因為當地居民賴以生活的租屋,被大量轉為利益更高的日租旅舍,無力負擔只能遷離,也有住戶因無法忍受繁喧吵雜而搬離,導致社區內剩下一戶戶的旅居者(註3)。共享式服務造成租金飆升的社區縉紳化,徹底改變原有生態,從中獲利的Airbnb一樣拒絕接受地方政府監管。
  UberAirbnb一向被當成創新與共享的代名詞,前者有效減少計程車在街上攬客的燃料及時間消耗,後者讓旅客擁有更經濟實惠的多元選擇。媒合技術的突破,讓關注資源效率化與公益性的共享文化成為可能,但為何美好承諾,最後卻全變了調?
▌資本獨裁的共享
  共享經濟的原意是藉由大規模媒合與交換,解決社會資源過剩的問題。事實上,促進資源分享或共享並非現代創舉,早期農村的相互幫工或鄰居相借柴米油鹽,贈送農作的無償或互惠模式,已經具備著資源流通的效率。現今的共享經濟則是原始行為的基礎之上附加了「交易」,也就是保留所有權只提供使用權的移轉並收取利益,如此一來幾乎所有租賃行為,像包租公、為收費會員供器材的健身房,都可冠上共享經濟之名。然而,單純提供使用權移轉的交易,只能建構起短暫的契約關係,無法產生穩定的互惠關係,因為決定規則的權力是握在平台所有權人、也就是股東的手中;所以在UberAirbnb的運作中,司機與乘客、房東與觀光客充其量只是在交易中相互擇選的參與者,並非實質的決定者。
  任何的善意只要被嵌進資本主義,必定會製造出新的爭端,Uber一開始的出現,適時填補長期薪資停滯之下,勞工對額外收入的渴望。但轉向商品化後,從業者全數投入額外工作時間並自我承擔風險的影響,包括家庭生活、健康及人際關係的損害卻逐一浮現,即便參與者必須接受共享平台的管制與規範,但業者仍舊挾著資本優勢動員一切遊說資源,力圖排除法規適用。
▌從資本極權到合作民主
  資本主義不斷入侵各領域的共享經濟,迫使獲利目標與節約成本優於社會使命,共享的原初精神自然隨之變調,而資本能夠極權,正因為它主宰了所有權,排除其他參與者碰觸規則的機會。可見,要突破資本主義對共享經濟的宰制,只能把侷限在使用權的共享精神擴及至所有權,使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獲得決定與發聲的權力,產生出「經濟民主」,也就是共同決策與控制。
  經濟民主的代表者之一便是合作社,因為全球合作社並非奉行著股東主義「一元一票」,而是依循「一人一票」的共通原則,透過所有權力的均衡共享實踐經濟的平權,所以就算經濟行為產生利潤,收益也不會循著資本主義模式向上集中,而是隨著分散的所有權結構與集體民主決策,得以向下流動。
  無法抵禦資本獨裁的共享經濟,不可能產生出平等關係,也只會挾著創新的優勢與名氣加速勞動市場、社區經濟以及法規的脆弱化,可見能夠實踐團結互利的經濟行動,只能在去除資本霸權的經濟環境中產生。面對Airbnb對社區的危害,2016年一群歐洲市民開始思索兼具共享與平權的替代方案,於是2018年從義大利威尼斯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都出現了「Fairbnb.coop」(註4 ,以促進社區利益而非剝削為組織核心,並確立集體所有權、民主治理與社會永續的三重底線。Fairbnb運用類似Airbnb的媒合平台,卻將組織權力交予社區居民、出租者、程式工程師,而非由資本所壟斷,使得社區與技術得以相互協作及支持,為技術賦予社會包容性,也徹底改變租屋經濟的面貌;另一個結合平台技術的清潔合作社Brightly.coop,則是創造出以勞動者為優先的共享模式,因為3,000名清潔工不只是平台的使用者,更是平台的擁有者(註5
  資本極權迫使經濟只能屈從資本主義的鐵律,但是社會並非別無選擇。許多人從合作社中獲得平等的勞動收益及非掠奪式借貸機會,或是穩定居住在集體控制的住宅合作社,進行著抵抗資本主義的道德消費;這些隱身在各角落的經濟活動,隨著集體成員共同掌握著所有權、使用權與利潤分配權,得以運作著真正的共享經濟。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旦產生更多的合作社與經濟民主企業,進而結合成為民主式的經濟共享生態,將可迫使資本主義撤出更多的市場,資本也會喪失主宰一切的霸權。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