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運思維】美國「反血汗工廠運動」介紹
Tagged:  •  
作者簡介: 
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社會系博士班學生
出刊日期: 
2001/03/15
期數: 
第三期

 編按:全球化的浪潮,隨著台灣加入WTO的來臨,將衝擊每個市井小民,我們不禁要問,民眾要如何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難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工作機會不斷流失?外國產品傾銷來台、本土產業結構崩潰?這幾年在美國大學校園中風起雲湧的「反血汗工廠運動」,可能是個體面對全球化這股結構性力量的槓桿施力點。基本上,「反血汗工廠運動」是一種消費者觀點出發,進而影響生產關係與勞工權益的運動形式,與傳統勞工運動是由生產者身分出發,進而改變自身的勞工權益,有相當大的不同。不過話說回來,其實生產者本身同時也是消費者,所以說就運動的最終目的而言,二者似乎是一樣的。

本期會訊轉載「勞動者」電子報http://labor.ngo.org.tw/一篇介紹美國「反血汗工廠運動」發展的文章,這種從消費面出發的運動(抑或可稱為勞工運動?),值得台灣的消費者運動與勞工運動參考。

 

對籃球有一點興趣的人都知道,喬丹就讀的大學是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 (UNC-Chapel Hill),在校園內觀光客及學生很容易買到印上23號及 UNC的球衣當紀念品。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件衣服可能是NIKE在第三世界以極低的薪資僱用勞工在低劣的工作環境中所製造的。

      NIKE這種製造運動用品的公司,為了印上學校的標誌得付給學校大筆權利金,密西根大學在 1998年靠這種權利金賺進570萬美金。經過多年的沉寂,美國學生運動再一次找到新的目標與動力。至少有六間學校學生占據學校行政大樓靜坐示威抗議,數十間大學在校園舉辦遊行和演講。超過二百個學校的學生和組織組成了「反血汗工廠團結學生聯盟」(United Students Against Sweatshops)     

      學生的策略不是直接發起抵制購買運動,而是向學校施壓,要求學校和廠商簽訂契約時,廠商必須遵守三大原則:嚴格的經營標準,包括合理的工資及組工會的權力;全面公開工廠相關資訊,包括工廠所在地,員工的姓名及薪資,協力外包廠商等;獨立的檢查組織,如Worker Rights Consortium (WRC),而不是和官方及廠商有合作的 Fair Labor Association (FLA)。抗議學生認為FLA是替資本家掩飾惡行的組織。

        在這個運動中有幾個重要的當事者,首先是學校。學校行政體系比起六O年代來,對學生是友善多了,有一些教授或職員曾參與過六O年代的社會運動。例如在北卡大學,抗議學生和校方協調,白天學生在行政大樓前抗議,晚上學生占據行政大樓當成會議及行動的場所,校方在白天也不清除學生留在行政大樓的睡袋、書籍和標語;一些曾參與過民權運動和婦女運動的教授也到場聲援。

        第二個行動者是工會。許多學運領袖參加過美國勞聯-產聯(AFL-CIO)所舉辦的夏季勞工營隊,工會不僅訓練這些學生,同時在行動上站在學生這一邊。工會在這運動中有兩個目的:迫使工廠留在美國境內(工會和學生都否認這一點,但一些媒體指出這是工會介入此一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第三世界國家的工資和美國的工資相差不多,資本家關廠外移的動機將相對降低。另一方面,工會也很清楚,關廠是對勞工運動的一大傷害。)更重要的是吸引一批學運幹部進入勞工運動。在六O年代工運和學運並沒有密切的結合,工會反省到這一點,所以這一次出錢出力贊助此一運動。除此之外,工會幹部積極到各校園招兵買馬,工會提供學生實習和組訓的機會,等學生畢業之後,如果學生願意,工會將會安排學生到各個不同的工會合作;另外,工會也和一些學術界合作,在一些學校辦過多場研討會。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行動者:廠商。我們以NIKE為例,如果一個學校加入WRC而不是FLANIKE將立即終止與學校合約以及捐款。其次,NIKE和一些廠商接受親官方勞動檢查組織的監控和檢查,但同時拒絕學生組織和WRC 的檢查。NIKE並在一些反血汗工廠運動較強的學校的報紙登廣告,大肆宣傳他們公司在對反血汗工廠所做的努力。例如他們的員工加薪多少、他們的薪資比其他當地工廠高出多少、補助多少錢給地方社區等。但不可否認的,一些學校並沒有加入WRC,而是加入和官方及資本家合作的Fair Labor Association 。但是這些加入FLA的學校大都是反血汗工廠運動較弱的學校。

 進一步的相關資訊請參考:United Students Against Sweatshops的網站http://www.usasnet.org/NIKE的網站http://www.nikebi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