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吳辜蔡花」都應該要上的一堂課 併購不能只買銀行的「身」卻不懂員工的「心」
Tagged:  •  
作者簡介: 
作者為財經記者
出刊日期: 
2006/12/15
期數: 
第七十二期
  12月13日早上9點剛過,位居新竹的新竹商銀總行即將召開股東臨時會,而銀行員工會代表則協同竹商銀員工在總行樓下拉白布條抗議;但在股東會場內,由於渣打銀行幾乎買下所有股權,所以議程進行順暢,中午之前就已經順利結束,會後,竹商銀董事會也順利完成改組,當初由四大家族組成的竹商銀正式走入歷史,一個全新、純正外資血統的竹商銀就此誕生。
新的竹商銀才剛剛誕生,不過,所謂的「渣打銀意志」卻是早在股權收購完成後,就開始在台灣金融圈逐漸發酵,這樁台灣史上頭一遭的外資購併國銀案,其實和過去的金融購併,有著明顯不同之處。
就在竹商銀股東臨時會開會的前夕,與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素有互動來往的跨國大工會-UNI,其亞太區秘書長不僅寫e-mail,更親自打電話給銀行員全聯會,表達願意在渣打銀行入主竹商銀後,有關勞資關係、員工權益事項的協助;而且據了解剛剛買下竹商銀的渣打銀行,打算成立一個「員工關係部門」,儘管這個部門還在招兵買馬,也還未正式掛牌成立,但是渣打銀行願意成立這個與員工溝通的部門,已屬難得,代表渣打銀行願意「彎腰傾聽」員工的聲音,誠意十足。
過去金融業的購併,勞資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早已不是新聞,而購併者一旦將人娶進門後,優退、資遣、甚至不惜各種方式的刁難,讓員工知難而退更是時有所聞。不過,這次國內首樁的外銀購併案,渣打銀行展現有別於以往的誠意,展現想要瞭解員工「到底在想什麼」的誠意,光這個主動示好的動作,已經大大貼近勞方的心。
渣打銀行對員工身段柔軟,初步接觸看來,沒有太過強勢的主導作風,對原本的董事會與領導團隊,渣打銀行也願意以中文進行會議,還自己主動帶中文翻譯,在尚未正式入主之前,渣打銀行稱職地扮演客卿角色,「尊重既有主體」,比起過去國內的幾樁購併案,渣打確實讓竹商銀由裡到外都留下不差印象。
不過,差不多同一時刻,台北金融圈還有一個隨時可能成局的外資購併案也在進行,卻與渣打併竹商銀的表現天差地別,就是花旗購併僑銀。
這樁購併能否成局,還在未定之天,但占據的新聞版面,可能是已經宣告落幕的竹商銀好幾倍不止,不過據悉,花旗高層私底下對僑銀的抱怨不只一點點,一位花旗內部人士暗喻,「新聞曝光愈多,兩造愈離愈遠」。
僑銀高層透過媒體放話不斷,一邊在桌上談購併,一邊炒高股價的意圖,有如司馬昭之心;面對老闆這種經營手法,僑銀的員工其實也只能徒呼負負,「隨人顧性命」。
因此,僑銀工會開始與資方積極談判,要求合理的優退或資遣方案,隨著勞方要求的方案出爐,也讓買方的花旗銀行出價更趨審慎,態度轉為保留,一樁原本可能順利成局的美事,就在資方擺出取巧的經營心態下觸礁,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高層說:「這樁合併案,除了讓人看出僑銀老闆白文正,這幾年積極轉型銀行家之路徹底失敗之外,別無他解。」還有投資銀行界人士直指,「僑銀與花旗如果最後破局,按照這次僑銀的操作方式,將來要想有人登門作媒,恐怕難上加難。」
僑銀原本有很好的機會披上嫁紗,新郎也是風度翩翩的世家,對員工而言,不啻是一次向上提升的好事。但就因為老闆經營心態不夠健全,讓這樁美事成局的機率被大打折扣,甚至連帶影響了日後的行情,損及的不只是股東權益,恐怕也連帶賠上了員工的未來。
反觀渣打銀行與竹商銀,渣打銀行展現誠意,一上來就以溢價4成的價格宣布收購,股東皆大歡喜,緊接著對員工、對經營團隊都體恤以待,竹商銀挑對了新郎,未來,銀行體質可望進一步提升,對員工權益及銀行未來發展,有了很好的期待。
這兩樁差不多同時進行的外資購併案,因為經營者的心態不同,讓員工有了南轅北轍的未來。渣打銀台灣市場布局完成,將來竹商銀的員工放眼大中華,格局放大,視野拉高,有了足以期待的美麗未來;而僑銀呢?既然無法決定老闆誰屬,員工最好自求多福,睜大眼睛隨時尋找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