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非典型法國—騎單車的歷史學家》:充滿創意的歷史書寫
Tagged:
出刊日期: 
2012/02/15
期數: 
第134期

一本騎了2萬2500公里的單車,加上窩在圖書館4年寫出來的書
作者:葛蘭姆.羅布(Graham Robb) 譯者:黃中憲 出版:衛城出版

騎在腳踏車上,欣賞到的是360度的全景—葛蘭姆.羅布
  對一位外國人或觀光客來說,什麼是法國人?戴高樂曾說,「怎能指望人治理有246種起司的國家」,這樣的法國又是怎樣的法國?旅居法國十多年且從事法國文學寫作、教學的英國人葛蘭姆.羅布,藉著騎單車發現了另一個法國,一個巴黎之外的法國。不同於正統的歷史寫作,羅布寫出一本介於歷史、民俗人類學與旅遊指南的奇書。
國家,對於世界上很多地方來說,是個習以為常的概念,國家有疆界、官方語言,人民對於國家有認同,知道自己是美國人、法國人或是日本人等,尤其看別人的國家,總是會說英國人有如何的民族性。本書就在破解這樣的理所當然。在作者筆下,1789年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不僅各地方言無法溝通,而且很多地方,還叫不出名字。1837年,經濟學家米歇爾.謝瓦利耶(Michel Chevalier)走訪東庇里牛斯和安道爾之後,就在巴黎某報上寫道:如今每個山谷仍是個小世界,且相鄰小世界的差別,就和水星與天王星的差別一樣大。直到1981年,還有學者認為,從人類學觀點來看,法國不應存在。
法蘭西,在大革命之前,其實只是指以巴黎為核心的磨菇狀小省,日後卻逐漸成為代表法國的象徵,當我們到巴黎參觀聖母院、羅浮宮、凡爾賽宮時,可能沒想過法國還有幾百個族群與小村落,羅布正是透過單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造訪那些流浪民工、朝聖者走過的古老小徑,通向草根的法國。法國的歷史不再是大人物的呼風喚雨,而是重現從阿爾卑斯山到大西洋,從地中海到英吉利海峽,法國境內生活、旅行的日常經驗。
作者認為,《非典型法國》或許才是旅人真正需要的指南書。它解釋了這個現代國家如何演化出來,說明了今人對這國家的瞭解仍是何等的貧乏。最重要的,它說明法國仍有多少地方——過去和現代——有待發掘,或許,我們自己身處的地方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