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禁不起一次核災,擺脫核能依賴有路可走
Tagged:
作者簡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出刊日期: 
2013/05/15
期數: 
第149期
  福島核災已經屆滿兩週年。直至今日,輻射外洩的種種汙染和傷害,依舊持續影響著土地和災民。當然這件事,改變了日本,也改變了全世界,台灣爭議二十多年的核四,也逐漸退去政治惡鬥的印記,社會得以重新聚焦回到核能安全的真實問題。
福島核災損失龐大無法估算
  福島核災不是數字可以呈現的,但一些統計,還是超越我們基本想像。譬如釋放出來的高放射強度的人工核種銫137的劑量,至少是廣島原子彈的168倍。而擴散影響範圍,是4個台灣的面積大。日本政府內部曾估算損失總額可能高達20兆日幣。而日本美林證券試算要賠償48兆日圓,曾任瑞士政府原子能安全委員長沃特.威爾甚至認為40公里圈內也遭到高濃度輻射污染,無法住人,損害賠償額為4兆瑞士法郎(約366兆日幣)。而核災後東京電力公司疲於應對龐大的清理和賠償開支,在2012627,東京電力公司股東投票接受政府拯救計劃,使該公司國有化。
  筆者前一陣子前往福島災區,其中的飯館村,離福島電廠約30-45公里,福島核災一開始時本來大家都沒注意,但因風向的因素,後來測得的劑量超高,全村撤離。唯一沒有撤的是一個重病安養院,是因為「移動」對病人是風險更大的事。村裡大概分20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得自行找到汙土臨時堆置場,否則就不進行除污。但很多人覺得那些除污無濟於事,因為輻射核種還是會隨風飄散隨雨、雪流動;世居飯館村的佐籐先生提到,他們被迫離開家鄉,但卻不能搬到福島之外的地方,否則就沒有補助。他說:「原來的那種生活,大概就這樣毀滅了,有可能,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如果不幸台灣也發生核災…
  如果台灣的核四廠發生像福島核電廠一樣的核災,飯館村這裡,大概就是我們的總統府。
  1986蘇聯車諾事核災故發生後,強制命令核電廠半徑30公里以內住民約13.5萬疏散;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30公里範圍內,撤離30萬人。但台灣方面,若以核一、核二廠為中心,30公里內大約是500-600萬人。因此,事情要是發生了,我們該如何緊急應變?我們的政府救難體系健全嗎?我們民間救難體系有受過核災訓練嗎?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得知核子事故嚴重程度?北台灣若有核災,數百萬人將如何疏散移動?水庫、河川、農作物食品若遭輻射汙染,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在以前可能會覺得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但在現在,可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而台灣的核電狀況為何?台灣其實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但我們興建的核電廠,耐震係數分別是0.3G-0.4G,甚至比日本福島核一廠的0.6G還要低,這個風險是我們必須認知的真實情況。
  而核一、二、三運轉都超過二、三十年的老電廠,如果大家不放心,那比較新的核四廠,應該比較安全了吧?核四廠其實是1980年定案的計劃,一路紛紛擾擾,到現在的預算已經從一千六百多億,追加到近三千三百億。而這個「新的」核電廠,招標施工至今也已17年了。還要追加多少錢?還要多少時間?能不能保證安全?都還是未知數,愈來愈多揭露的事實,讓大家非常疑慮,而這疑慮從原本的反核團體,擴大到核工專業者,甚至官方監督單位原委會;拼裝車、白老鼠、錢坑之外,核四的安全問題盤根錯節,長期累積起來的問題,恐怕即使運轉,台灣所有人都將都提心吊膽,會一直是不定時的炸彈。
核四不建,台灣會不會缺電?
  在大家擔心核安之際,卻也同時擔心很多,核四不建,台灣會不會缺電?電價會不會漲?經濟會不會倒退?
  首先,核電占台灣現階段的發電量大約是17%,遠低於日本的30%,而日本在福島核災後,已把五十幾個核電機組都停了下來,即使後來重新啟動大飯電廠的兩個機組,但因發現斷層問題比原先更嚴重,可能再度停止運轉。台灣對核能的依賴,是被過度誇大,而且在核廢料處理與核電廠除役的成本被嚴重低估的情況下,「核電便宜」的印象,將在未來面臨真正考驗。
  這是經濟部最近的新聞稿:「經濟部與台電強調若無核四則於2015年時,以我國電力成長的幅度而言,『一年需要一座核能機組的電力』。我國去年備用容量為22.7%,隨著2座火力發電廠機組,陸續除役,加上每年預估電力需求的增加,若核四廠不商轉,預估備用容量將於2015年降至7.4%。」
  我們該注意的是:台電此評估,是基於「台灣的尖峰負載於未來每年平均將會急遽成長3.5%以上」的電力增長幅度。一個核四廠,兩年的需求增長就超過,那這樣,缺電根本就是假議題,因為蓋再多的電廠也滿足不了。而且這是「尖峰」用電(也就是一年內用電最多那一刻),政府為什麼不是把尖峰、離峰的「管理」做好,反而不斷「蓋電廠」去滿足尖峰?
  一次的核災可能就足以毀了台灣,而「一年增加一個核能機組用電」的說法,真的會讓台灣整個社會為核四爭議了二、三十年變得有點荒謬。我們到底在爭的是什麼?
  事實上,台灣長期以來的用電,民生用電不到20%,而工業用電卻超過50%,政府的論調就是「經濟成長」,用電就一定會成長。其實像德國和丹麥等國,過去10年用電幾乎沒成長,但經濟還是持續增長,因此台灣需要的不是一直蓋電廠,而是找到「用電零成長」的發展模式。
  台灣現在的經濟成長並不是健康的成長方式,財富分配不正義,勞動條件倒退,薪資停滯不前,而且耗費大量的水和電。這樣的發展態勢,將來只會增加更多社會對立。
  我們正面臨核災威脅以及氣候變遷變加劇威脅下的二氧化碳減量義務,但是「要非核還是要減碳?」,不是二選一的難題;而「要錢(不漲電價)還是要命(非核免除核災威脅)?」也不是只能痛苦抉擇。如果我們轉個念,把311日本福島核災視為一個歷史的機遇,台灣能共同凝聚共識,以「電力需求零成長」的主張進行政策規劃,用政策工具抑低用電量的成長,全力發展節能、電力管理、提升能源效率、改善照明通風等,協助不影響生活品質下,家戶用電減少,這樣即使每一度的電價增加,每個月總電費反而下降。同時也為台灣開創新的綠色能源、能源管理的新的產業契機。
  台灣應該有新的視野,而不是被困在舊的思維與被設限的數據。說實話,政府把核四停建描繪成幾乎台灣社會就要崩盤,一方面是恐嚇,一方面也是政府長期以來的卸責,沒有更早規劃出擺脫核依賴的準備與路線圖。
  這個當然不容易作到,而且需要整個社會都動起來,尤其很多政策配套、政策工具,都需要政府發動、規劃,全力以赴。但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契機,我們該感謝日本,是他們的核災受難與犧牲,點醒了我們該勇敢一點、清醒一點,擺脫核能依賴,走向正確的新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