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銀工會順利完成第6屆幹部改選 並成立「反合併行動策略小組」全面應戰
Tagged:  •  
作者簡介: 
彰化銀行工會總幹事
出刊日期: 
2013/07/15
期數: 
第151期
  627工會召開第6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前一日則辦理102年度勞教,同時邀請唐總經理撥冗與代表們進行意見交流,言談中明顯感受總經理對於經營本行的兢兢業業,與捍衛彰銀及員工權益的強烈決心。
  在大會當天順利選舉產生第6屆理、監事後,本會於710日召開第1次理事及監事會議,辦理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及監事會召集人選舉。理事長由黃水泉連任,黃國棟及董雨英當選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則為黃碩宏、吳金純、吳昌榮、王長和,監事會召集人由曹炳坤當選。
  自本屆起理、監事任期改為4年,甫上任即面臨台新金控重啟合併的威脅,工會自始主張彰銀自主永續經營,堅決反對台新金控各種型式的合併!
  彰銀成立至今已108年,其發展史就是一部台灣金融的發展史,扶持工商企業不知凡幾,且長期執行政府金融政策,對穩定金融市場功不可沒。台新金控則設立於民國91年,憑藉著高循環利率的現金卡,一度有亮眼的獲利,947月並取得彰銀14億股乙種特別股。
  但入股後爭議不斷,隨著959月爆發雙卡風暴,急速攀升的壞帳讓台新金控必須尋求外資金援始能度過難關,不但自身受傷慘重,更製造了數以萬計的卡債族,有人年紀輕輕信用即留下污點,有人負債終身甚至家庭破碎,社會成本難以估算。由於財務結構持續惡化,使得後續的雷曼兄弟金融海嘯差點令其關門大吉,幸賴政府緊急宣布存款保險全額保障並由中華郵政挹注資金,才度過流動性趨緊的空前危機。
  此外,台新金控也多次因公司治理缺失而遭金管會裁罰,日前台新銀行又因信用卡業務之系統與資訊設備採購,未能建立妥善採購制度,且長期委外給董事長吳東亮所控制的關係企業,易衍生弊端而遭重罰6百萬元。而根據金管會資料,台新金控持股質押逾50%的董、監人數為同業最高,今(102)年4月底的槓桿比率逾118%,亦在所有金控中居冠,其經營者不思穩健發展的投機性格可見一斑。金管會曾表示,將以財務、法律遵循、公司治理及健全經營等4面向來審核合併案,並且強調,「非合意的合併,公司治理將來也會出問題」。顯然,台新絕對不是合併的好對象。
拜會財政部表達反對合併立場獲得3點結論
  為有效反制台新金的步步進逼,理事會無異議通過設置「反合併行動策略小組」負責規劃後續的行動方略,由黃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兼發言人,成員包括董雨英副理事長任副發言人、曹炳坤監事會召集人、范智偉理事,以及全金聯韓仕賢秘書長(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塑膠鴉片兩書主編)、蘇怡之副秘書長、台企銀工會李佳育總幹事(台企銀罷工總幹事)。會後全體理、監事旋即拜訪財政部,表達支持財政部反對台新金併購之立場,並為站在同一陣線的張盛和部長打氣,也希望財政部堅持到底,力擋彰銀落入「劫貧濟富」的金融財團之手,確保我國金融秩序及投資人利益。接著由曾銘宗次長接見,受理工會陳情,曾次長在聽取工會的訴求後,做出3點結論:
一、員工是銀行重要資產,在併購過程中,員工意見及意願都要充分考量。
二、工會堅決反對台新所推動與彰銀的合併案。
三、財政部充分了解彰銀員工的主張,會將相關意見轉呈相關主管機關參考。
  工會近期將拜訪金管會,盼主管機關落實監理穩定金融,未來則聯合各界力量,亦不排除串聯卡債族團體,喚醒政府正視金融財團所造成的社會惡果,也可能計劃結合彰化銀行發源地─彰化地區的鄉親,共同捍衛超過百年歷史的彰銀招牌。
◎彰化銀行工會
  彰化銀行於621召開股東會,對於會中股東建議研究彰銀與台新銀行合併的主張,工會表示反對的立場;另針對有股東刻意提起彰銀公營時期的個案,以過於簡單且偏頗的二分法,誤導民營才是最佳經營體制的看法提出反駁,中華銀行即是一例,台新銀行也並非一直維持良好的經營績效,成立至今亦幾經浮沈。
  此外,黃水泉理事長當天代表工會於會中發言呼籲:
  一、自從今年220日台新金控拋出這個議題以來,彰銀第二大股東財政部已作出非常明確的回應,此時若再研究,只是徒勞無功、勞民傷財而已。或許有人認為財政部不盡情理、擋人財路,事實則不然,由台新金股價的走勢就可看出端倪,自947月下旬台新金宣布入股彰銀以來,股價從28塊左右一路走跌,至今仍未回到當初的水準,可見一開始,投資者早已經用股價來表達這是一樁不被祝福的併購案。實務上,併購也不乏以失敗收場的案例,不久前轟轟烈烈的鴻海、夏普跨國戀情即為一例,台新金控應該早日釋懷。
  二、鼓吹合併者一廂情願地認為合併可以帶來規模上的利益,工會認為這也不值得研究。合併的規模利益如果真有這麼大,則國內怎會有同一家族要分別擁有不同的金控執照,甚至不惜發動聯名卡的業務爭奪戰?只要家族彼此合併規模馬上變大,何苦還要跟政府低聲下氣?可見「經營者」所著眼應是主導經營權的龐大利益!業者所宣稱合併的好處,會否像摻雜了毒澱粉的美食佳餚,標榜好吃、Q彈、耐保存的背後,卻隱藏不欲人知的真相,消費者花錢又賠上健康,不肖業者大賺黑心錢,留給大眾無法估計的社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