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體談判制衡財團霸權 香港職工盟「集體談判與工人充權」研討會筆記與交流心得
Tagged:  •  
作者簡介: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副秘書長
出刊日期: 
2014/04/15
期數: 
第160期
  香港對於集體談判、工時規定等並無相關法制規範,而是任由雇主與勞工自行協商勞動條件,一旦發生勞資爭議,港府勞工處僅是邀集三方談話會,對於跋扈慣了的雇主鮮有嚇阻或警惕效果。去年328,香港爆發碼頭工人罷工,歷經40天罷工終能與雇主談判,最後爭取到一定成果;成功的因素除了工人的決心與堅持,還有來自社會的迴響支持,這場抗爭經驗凸顯的社會事實是:在貧富懸殊的社會,長期遭壓榨的底層工人想要爭取權益,在沒有法律保障、政府被動的情況下,只能透過爭議行為施壓,才有可能迫使雇主出面談判。
  為此,香港工會積極思考推動集體談判之立法有其必要。香港職工會聯盟蒙兆達總幹事於去年9月在本會所舉辦的「各國集體協商經驗分享」國際研討會上,就曾發表《在沒有法律框架底下的抗爭-集體談判的香港經驗》一文(詳見本會第156期聯合會訊),提出可以「陣地戰」的方式爭取集體談判權的困境。今年3月底,香港職工盟進一步與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合辦「集體談判與工人充權」研討會,邀請ILO勞動關係和社會對話資深專家尹英模(Mr. Yoon, Youngmo, Senior Specialist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 Social Dialogue)、香港勞工處陸慧玲首席勞工事務主任(勞資關係)、香港大學社會學丘梓勤講師、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陳敬慈助理教授、本會韓仕賢秘書長與蘇怡之副祕書長、香港當地各行業工會代表,進行相關議題的報告與分享。
  在32941訪港4天期間,本會韓仕賢秘書長受邀主談台灣團體協商與組織工作的實務經驗,蘇怡之副祕書長則報告台灣工會於2000年爭取「84工時」各方角力的過程及對日後勞動市場的影響。本次同行團員還有渣打銀行工會吳毓瑩代理總幹事、兆豐銀行工會林宜君副總幹事、台北市產總黃健泰秘書及桃園縣產總林佳瑋秘書,均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見解,對於相關議題侃侃而談;尤其是吳毓瑩代理總幹事與林佳瑋秘書,兩位豐富的實務經驗與組織策略評析,獲得在座一致的高度肯定。
  在正式研討會之外,本次訪港期間並與相關產業工會、學者座談,包括「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與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陳敬慈助理教授;此外,全體團員亦前往中環聲援港人爭取「真普選」絕食現場,並拜會前職工盟組織幹事、現任工黨社區幹事-麥德正的選區(西灣河)參訪,整體行程緊湊多元,收穫豐盛。
香港集體談判的處境
「自願性談判」?雇主只有遇到工人罷工了才會「自願」與工人談判!
-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陳慶龍會長
  香港勞工處陸慧玲主任表示,港府一向採取鼓勵勞資雙方「自願性」集體談判的立場,作法是在三個層面建立勞資政三方溝通的平台:中央層級為「勞工顧問委員會」,行業層面則由勞工處成立「不同行業的三方小組」,企業層面是鼓勵企業推行良好的人事管理措施。
  她明確指出任何協商或談判,必須是雙方自願才能成功、有意義,政府一直努力在推動,然當有人現場詢問目前香港勞資談判有多少件時,陸主任竟表示無相關統計資料,勞工處還得透過媒體報導或爭議衝突發生時,才能得知某企業與工會簽署集體談判協議(團體協約)!
  職工盟李卓人秘書長當場批判勞工處消極、被動處理勞資爭議的態度,根本是政府績效不彰。他繼而談到,一遇到勞資爭議,勞工處總是將三方找來「各自表述」,然後散會回家,根本無助於爭議的解決。「集體談判並不等於只是『見個面談談』、也不是請雇主來宣布公司政策!」他說;「集體談判有三個要件:一、雇主承認工會,二、要依工會訴求來訂談判主題,三、談判後要達成決議,行諸文字。」
  推說回到企業內的「人事協商委員會」來討論、只挑親資方的工會幹部來談、或是承認工會也談判了卻不落實協議內容(或不續約),都是常見的資方推托集體談判的手法。香港沒有保障工會權益的法律規範,一旦幹部在集體談判過程被解僱了,也會因舉證困難而難以要求復職。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講師丘梓勤指出,勞動三權中的集體談判權是最核心的,若無,勞工便缺乏加入工會的誘因,不利於工會的長期發展。要如理想中「勞資坐下來對等談判,達成協議」-亦即談判要能達成協議,且協議的結果獲得雙方的同意,難度極高;加上香港缺乏保障罷工工會及會員權利的法規,即使採取了罷工行動迫使雇主出面談判了,過程中往往還得面臨其他的「奧步」,例如訴訟,藉此消耗工會財力與戰鬥力。
  「自願性談判」?雇主只有遇到工人罷工了才會「自願」與工人談判!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陳慶龍會長感嘆地說。2013年之前,工會雖然和公司談判了加薪與其他福利,卻未簽訂協議,公司推卸說香港無法例規定要簽,使得談判無成果進展。期間每年12月都有兩三百名工人針對集體談判權發動遊行,連續4年了,引起社會重視;但政府勞工處卻回應「未達社會重視的程度」,陳慶龍忍不住反問「身為勞工事務主管機關的勞工處有重視過嗎?」2013年太古工會發起罷工行動,終於迫使公司與工會協商集體談判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即使還在辛苦牛步地進行中,他仍期許各業工會能團結來推動集體談判的法制化,因為「各工會前進有如划龍舟,各自亂划是不會前進的」。
「他們都說我瘋了,但我就是堅持要幹部復工,而且最後我們勝訴了!」
-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吳敏兒主席
  331晚上,我們在職工盟辦公室邊享用著名的勞工階級功夫菜-「盆菜」,邊聽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吳敏兒主席談六年來的奮鬥歷程。爭議的起因是公司單方面強迫45歲以上的空服員退休,既非總公司政策、亦非香港當地法規,完全是香港分公司獨斷粗暴的作法。被迫離開工作一、二十年公司的空服員,雖然不見得認為復職是唯一選擇,卻也坦承「還是喜歡空服員的工作」。
  工會獲勝的關鍵因素,除了吳主席的堅持,還有來自遠方的全力支持-英航總公司工會及其上級工會UNITE。她說,原本是要向UNITE借錢打官司,沒想到UNITE二話不說就直接派律師飛到香港鼎力相助,分文不取,即便至今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仍未加入UNITE為正式會員。當時律師問她,爭取復職幾乎不可能的,認為她瘋了!不過吳主席不以為意,控告資方就業歧視成立,成為全香港唯二件勝訴的判例之一。她說:Fight will never be nice. If you want to be nice, then don't fight!
MADE in HK, Support Union!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張麗霞總幹事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為職工盟的屬會,亦為國際紡織皮件勞工聯盟(International Textile Garment & Leather Workers Federation)與國際網路工會(Union Network International, UNI)的成員;目前工會成立了保險及金融從業員權益分會,然而組織工作推動艱難,成果有限。原本預訂329一下飛機就要與該工會張麗霞總幹事會面,因故取消,後來又陰錯陽差得知該工會辦公室就在我們下榻酒店附近,又驚喜得知當年職工盟的國際秘書、ILO香港聯絡處負責人蕭賢英(Michael)也在該工會幫忙,因此改約331早上一同享用道地飲茶,再直接前往拜會。
  事實上我們行前就已簡單閱讀過「麗霞姐」及其工會的傳奇故事(請參見職工盟20年「不認命的故事」第二章),7080年代成衣業興盛,只要肯做就有前途,然而到了90年代,製衣廠「北上」遷到中國尋找更低廉的勞工、另創血汗王國,成衣業頓成夕陽工業,年資一、二十年的大姊們頓時失業,獨自面對殘酷的後半生。聽起來與台灣的情形簡直如出一轍!
  工廠遷走後自然沒有工作機會、沒有工人,工會也就招收不到會員,因此近幾年轉而經營社會企業-「自家創藝」,強調「良心企業」(Responsible Corporation)、「良心消費」(Conscientious Consumerism)、「環保再生」(Recycle & Environmental Friendly),同時推廣「惜物再創作」(Working with used Materials)、「復興『香港製造』」(Revitalize the Made in Hong Kong logo)等理念,是香港唯一一家以回收衣物布料為材料的社會企業。
  她與蕭賢英共同努力,找回一些失業女工,向UNI申請合作專案,獲得經費補助後,在油麻地彌敦道上的大樓租了一個小單位,開始將回收衣物布料拆解,重新製作為實用又獨一無二的手工小包、書衣、環保袋、圍裙或圍巾。這些商品主要透過網路銷售,並接受訂製,香港「占領中環」行動的天藍色頭巾就是她們的得意之作。此外,她們也在香港著名的西貢文創區設立小攤位,主要仍以支持獨立概念創作的年輕學生為販售對象。
  蕭賢英特別向我們說明「復興『香港製造』」的理念,是來自於全球世界幾乎充斥著Made in China廉價商品,包括過去我們熟悉的知名品牌,終究敵不過廉價勞工的誘惑;香港的情況更明顯,加上CEPA簽訂後,「中國製」的廉價品與自利文化鋪天蓋地而來,摧毀了香港社會僅存的人情溫暖,徹底成為資本主義獨裁的世界。因此他們主張要「復興『香港製造』」,讓社會共同記憶中的美好香江可以保留下來。我們一行六人也毫不猶豫展現血拼實力,以實際行動支持她們-MADE in HK, Support 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