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博物館探索1】工人發聲的閃亮舞台:丹麥工人博物館
作者簡介: 
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博士
出刊日期: 
2015/08/15
期數: 
第176期
  【編按】位於高雄全台唯一的勞工博物館,日前於725搬遷到前金區中正四路重新開幕!該館成立於2010年五一勞動節,還是個相當年輕、不那樣廣為人知的博物館,而相形之下,勞工博物館在歐洲早已成為保留勞動文化、認識人民歷史以及深化勞工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歐洲地區的勞工博物館也已發展出多樣化的不同面貌,包括有側重在勞工日常生活、勞工運動、產業遺址、工業化與科技變遷、以及綜合以上不同主題面向的勞工博物館類型。這個以「勞工博物館探索」為主題的系列文章,將分別介紹位於丹麥、德國、芬蘭等國,多家勞工博物館的成立歷史以及展覽呈現,希冀可以帶給讀者對於勞工博物館的存在和運作,有更多的認識與想像。
博物館的誕生
  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的丹麥工人博物館,從1982年建立前後至今,和丹麥工會一直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館址所在地的這棟建築,最初是由一群丹麥工運先驅者在十八世紀末共同號召集資買下後,該地旋即成了丹麥工人最重要的集會場所,世界各地的社會主義者也經常在這裡聚會活動。
  爾後丹麥工會、工人電台、政治和文化團體紛紛搬入此地辦公,直到1960年代這些團體為免除塞車之苦,開始移往郊區,於是這個集會所漸漸面臨了人去樓空的窘境。然有鑑於該棟建築在丹麥工人歷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丹麥總工會及該集會所的理事會最終於1979年達成共識,決定在這裡成立一座工人博物館,讓更多人能夠了解過去百年來丹麥的勞工運動,以及工人日常生活的歷史。在經營團隊的努力下,該館除了呈現出活潑多元的展覽和活動外,也不斷地發展和精進與學校合作的諸多教育計畫,而今該館已成了哥本哈根高人氣的熱門博物館之一。
孩子的勞工博物館
  如何啟發學齡孩童認識丹麥勞工歷史的興趣呢?丹麥的博物館向來是作為學校外重要的教育基地,因此這個問題正是該館在規劃展覽時思索的一個重點。而從大門進入丹麥勞工博物館後的第一層樓,眼前的「孩子的勞工博物館」常設展正是這方面努力的誠意展現。該展以過去丹麥工人階級家庭孩子們的生活為展覽主軸,透過照片和收藏的物件,並以動畫影片和工人家庭小孩為主角的老電影來呈現,讓參觀者可以了解過去這些工人家庭的孩子們,在打工貼補家用、居住環境和日常娛樂等面向的生活。
  此外,展場還搭設過去工人社區裡出現的商店場景,讓參觀的學童可以透過角色扮演,體驗工人家庭孩子的打工情形。這些透過結合教育和娛樂的方式,並以孩童生活為同理心的出發點,其實不光在引導學童認識丹麥工人歷史,這個展覽也讓老人們回想起過去的時光,成了祖孫們一起認識過去生活的交流好機會。
工人的日常生活展
  離開一樓後,二樓的「勞動日常生活展:1950年代」,以及三樓的「索羅森家庭:一個工人階段的家庭1885-1990」常設展則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繼續呈現著丹麥工人的日常生活歷史。前者展示的是丹麥工人階級在二次戰後1950年代的生活情形,當時的丹麥社會正邁向極大的轉變,工人家庭開始有更多的錢從事消費,而這個展覽主要透過實景咖啡廳到街上商店的擺設布景,讓觀者可以更生動地認識到1950年代丹麥工人休閒和消費生活的變化。
  後者則是以透過真人真事的索羅森家庭,來展示丹麥一個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這個家庭除了索羅森夫婦外,還有五名子女在1915年共同居住的公寓內原始面貌於館內重現展示,這是索羅森的女兒在搬離公寓後,將室內所有物件都捐贈給丹麥工人博物館的一份大禮,因此一個丹麥工人家庭的室內居住環境和擺設成了該展的亮點。
產業變遷與勞工運動
  位於四樓的「丹麥勞工與產業歷史」常設展則是該館佔地面積最大的展覽,透過文件、物件、照片、海報、繪畫等大量的館藏,並輔以觸碰電腦螢幕的文字說明,該常設展把焦點從介紹勞工的家庭生活,和工餘之外的消費休閒生活,轉移到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丹麥產業的發展變遷,以及隨之而來勞工運動發展的歷程,一直到現在全球化下丹麥工人的處境。
  總地來說,這常設展一方面是在介紹丹麥百年來產業工作的變化,另方面也在介紹丹麥工人長期以來是如何爭取包括工資、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的福利和勞動環境等方面的改善,這些努力造就了強大工會運動的出現,而這正是丹麥從二戰後的工業社會轉型為福利國家的重要背景。
工會、全球化與工人博物館
  丹麥工人博物館從成立至今,工會一直是該館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但同時工會也充分展現對博物館專業經營團隊的尊重。雖然該館並不介入協助工會招募會員,但博物館的運作確實和工會在許多方面有著連帶。比方為推廣館內活動成立的「博物館之友會」,成員很多都是過去積極參與過丹麥工運的人士,現在多已經退休,他們不但憑著豐沛的人際網絡推薦參訪該館,也往往能夠給博物館的展覽和活動直接的反饋和意見。
  不過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丹麥工會面臨著成員不斷減少的危機,連帶影響會費收入,但工會對博物館的經費支持至今並未大幅縮減,「整個丹麥社會,都面臨著全球化下工作流失的危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博物館的存在,不但能夠提供討論如何面對全球化問題的一個平台,也能呈現出工會存在對於丹麥社會具有關鍵意義的觀點。我們和工會其實正是命運共同體。」該館館長索倫.貝延森如是說。
  丹麥工人博物館,一個讓工人發聲的舞台,持續閃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