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博物館探索3】走入時光隧道:芬蘭阿沐里工人住宅博物館
作者簡介: 
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博士
出刊日期: 
2015/10/15
期數: 
第178期
  阿沐里工人住宅博物館位於芬蘭坦佩雷市(Tampere),是當地的一家市立博物館。坦佩雷在二十世紀初已發展成芬蘭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昔日紡織業的榮景,使該城有著北方曼徹斯特之稱,儘管後來經歷了產業轉型的困境,但卻無損這個城市豐富的工人文化和歷史遺產,阿沐里工人住宅博物館就是其一的見證。該館所在地是由五棟傳統的勞工住宅群,以及四棟附屬建築所組成的一個方正區塊。在這些木造矮房群的一個個房間裡,分別展示著芬蘭勞工家庭從1882年至1973年間的居住環境,讓參觀者走入館區,彷彿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可以一睹芬蘭工人家庭生活場景,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九十年來的變遷。
博物館的誕生
  阿沐里(Amuri)這個名字有個特別的典故:當坦佩雷工業在十九世紀快速發展時,工人的住宅需求也不斷攀升,有鑑於市中心的住宅區已屆飽和,工廠於1850年代開始在郊區新建起提供給廠裡工人的住宅。當時正有一群芬蘭人不畏危險,前往西伯利亞的阿沐里河三角洲開闢新天地,因此這個新的勞工住宅新區,就被暱稱為「阿沐里」。這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名字象徵著偏遠之地,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阿沐里離市中心並不遠,但由於當時工人生活都圍繞在工廠附近,這個新的住宅區,儼然就成他們眼中偏遠的化外之地。
  隨著坦佩雷工業的發展,阿沐里工人住宅區之後持續擴大。由於在阿沐里每四塊地構成了一個方正的區塊,因此十九世紀,這裡逐漸發展成一個個方塊組成的大聚落住宅區。直到1950年代坦佩雷市政府決定展開新的城市規劃,而當時主政者認為高樓住宅是最符合現代都市的選擇,因此這些勞工木造矮房開始面臨被拆除改建的危機。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關心工人文化和歷史的地方人士開始涉入,他們倡議保存這裡的工人住宅群,並將之建成工人住宅博物館。這個計畫得到愈來愈多的社會支持,最終在1969年市政府拍板定案,將一個區塊的工人住宅區保留下來作為博物館。在經歷一段長時期的修復和規劃後,館區第一部分終於在1982年完工開放給大眾。而今在現代高樓住宅林立的阿沐里地區,該博物館的存在反而格外顯眼。
房間作為歷史的窗口
  阿沐里工人住宅博物館,採一種戶外博物館的概念,在原地進行展示,讓參觀者可以在現場感受到當年阿沐里的居住環境。這裡的住宅有個特色,即廚房設在房子的中間,左右各有兩個房間,因此平均四戶人家共享一個廚房。這種共有廚房的室內安排,成了阿沐里一帶工人住宅的標準格局,也使居民之間可以有著更多生活上交流的機會。在館區內四棟用來展示勞工居家空間的住宅群,除了把原有的廚房保留下來外,屋內的每個房間則是用來展示某一年的工人家庭生活場景。其中除了1973年的房間是原房客在去世後,原地原物直接進行保留外,其他所有的房間則都是依據不同年份,坦佩雷地區的某個工人家庭的歷史紀錄來進行擬真擺設,從人名、年齡、職業到家庭人口組成等等都是確有其人,室內的陳設則是以文學作品、文獻紀錄、以及訪問得到的資訊,經過考究再來進行擺設,屋內的物件也多是從當地廣泛募集而來,並找來深諳老建築的專業人士來翻修裝潢。每個房間的門口,提供了該展示房間的住戶資訊,包括居住人數、名字、年齡等基本資料、他們的工作介紹,以及與工作有關的當年歷史背景,因此每個小小的房間,就成了讓參觀者得以了解某戶工人家庭以及當年社會發展情形的一個小窗口。
最後一棟工人住宅群則於1995年改建成咖啡館,這也是該館的另個招牌亮點。除了提供咖啡和美味的芬蘭古早味麵包和甜點外,牆上還掛著阿沐里地區的歷史照片,並不時進行更替展覽,因此坐在這個咖啡館裡,不論是窗外觸目所及,或是在屋裡都可見到阿沐里社區當年的景象,咖啡館和整個博物館在這裡出現了一種有機的結合。在夏日時,館區內住宅群之間的空地,則成了舉辦音樂會和園遊會的好場所,也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頗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館。
  在台灣,文創喊的震天嘎響,芬蘭這種保留老房子,以日常居家環境為主題的勞工博物館,是否也能夠打開我們對於勞工歷史和文化保存的另一種想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