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博物館探索6】科技史中的勞動視野:德國曼海姆科技與勞動博物館
作者簡介: 
勞動視野工作室律師
出刊日期: 
2016/01/30
期數: 
第181/182期
科技來自於人性之示範博物館
  自1970年代起,德國興起一系列的勞動博物館,其實與保留工業遺跡以及協助產業轉型的歷史緊密相連,多數的勞動博物館也以工業博物館為名,大部分館區則位於舊工業區之中,例如重建或改建舊礦場或紡織場等為博物館的設計,最典型者例如德國魯爾工業區中的魯爾博物館(Ruhr Museum),或是哈廷根鋼鐵冶煉場博物館(Museum Henrichshütte)等。
  本文所介紹的曼海姆科技與勞動博物館(TECHNOSEUM)建於1990年,在行政區域的劃分上,此館位於南德巴登符騰堡邦的曼海姆市,成立之初由德國巴登符騰堡邦與曼海姆市二者共同以公立基金會型態設立,原名為「科技與勞動邦博物館」,後於2009年更名為TECHNOSEUM。此館與魯爾區勞動博物館相異之處在於,其雖為德國魯爾區之外規模最龐大的勞動博物館,但是此館非用以保留工業遺跡而立,而是自始即以記錄工業科技的歷史之目的而完全新建,縮影南德區工業史於博物館之中。
  更特別的是,本館雖身為德國三大科技博物館之一(註1),但紀錄工業史的方式獨樹一特,亦即將「勞動」的視野置入科技史的詮釋之中,人性化了整個科技史的記錄,也從而成為德國三大科技館中唯一隸屬國際勞動博物館聯盟(WorkLab)的會員博物館。易言之,曼海姆科技與勞動博物館結合了科技與勞動此二類博物館的重點,並以獨特的方式呈現「科技與勞動」此一主題。
工業機器中的勞動者身影
  TECHNOSEUM一詞為博物館於2004年為了因應轉型而獨創的文字,當初館方在轉型的討論中猶疑於「科技博物館」或是「勞動博物館」二種主題的選擇之間,後來選用了TECHNOSEUM,即科技博物館之意,但同時博物館名稱的小標則保留了原來的科技與勞動博物館。
  訪客進入館區後,舉目所見幾乎都是科技史上重要的機器,諸如蒸汽機、排版與印刷機、造紙機,或是磨坊等以原型呈現的機具,訪客非常容易理解此館為一座科技博物館,但在占地900平方公尺的館區中,不論是90%作為常設展之展區,或是所餘之10%的特展空間,展覽設計上雖然多以科技為觸發點,但訪客再走近一看,即可發現幾乎每一部大機具旁都附有詳細解說,說明各機器在歷史上的意義,以及當時勞動者在各種機器引領下如何從事勞動,闡述各時代中「科技」與「人類勞動」如何結合。
  2004年時,館中更加入了大量互動式展覽,讓訪客可以親身操作機器以進入工業化歷史的體驗之中,舉例而言,在科技互動體驗區的展場中,展覽先介紹了十九世紀前,人類在工業化中被當作機器使用的歷史,例如人類的肌力被用作發動機,人類的身體骨骼則被當作操作桿來使用的狀況;十九世紀之後,科技發展則轉向人類勞動與機器的結合,例如研究人類勞動的動作分解,以與機器運轉方式與步調配合最佳模式,以期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益,勞動者當時的生活與工業化的關係於此再現,很多小學的歷史與自然課程教學也在此館中進行。
科技史中的勞動生活
  本館中最受歡迎的展區雖然是上述的科技互動體驗區,但館方著眼於教育功能,設計了諸多感官體驗之外的歷史反思主題。在工業革命的發展下,產生了德國工人階級的第一代,而這些勞動者當時的生活與工業化的關係為何,也是展覽重心,而且訪客在理解科技原理與其對勞動的控制過程後,也更容易明白十九世紀勞動者的生活。館方首先展示十九世紀時曼海姆城市中市民生活,其包含了典型的工人住宅與家具用品展覽,讓訪客一窺當時工人生活的境況,另外則有工業化城市中的衛生措施等。此一展區同時也是提醒參訪者,在工業與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生產與經濟之外,其實有更多生活的面相需要關注,這也是以科技為思維中心時所難以關注到的議題。
  曼海姆科技與勞動博物館以親身體驗的互動方式詮釋工業化對勞動的影響,但同時也注意到不流於討好訪客而淪為科技遊戲館,更進一步堅守向來教育立場,讓所有具有娛樂效果的設施都不脫離工業化歷史思維,可謂一座成功開啟勞動視野的科技博物館,迄2013年此館已有18.3萬人次的訪客數目,此一成功經營案例實值得參考。
1:德國境內的三大科技博物館為曼海姆科技與勞動博物館,以及位於慕尼黑市之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 in München),以及位於柏林之德國科技博物館(Deutsches Technikmuseum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