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經濟民主培力營側記
Tagged:  •  
作者簡介: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實習生
出刊日期: 
2023/09/30
期數: 
第273期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於今(2023)年717日在左轉有書、718日在讀派書店舉辦「2023青年經濟民主培力營」探討包含團結經濟、社會民主、工作貧窮、社區及合作社等議題,課程扎實、發人省思。
▌工作為何貧窮?
  在課程當中講師所引用的一句話很有意思,他說:「比被資本主義剝削更糟糕的事是不被剝削。」失業是重要且應該要解決的問題,但工作者有工作卻依然貧窮的狀況,更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問題。這可能有許多內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工作環境不佳、薪資太低不合期待等。
  在工作貧窮的社會當中,工作者面對貧窮、企業面對缺工、政府面對該不該引進外籍移工。在這樣的問題之下,我們得思考為什麼工作者有了工作,卻仍然處於貧窮,其背後的產業結構如何?企業為什麼長期面對缺工問題,卻依舊沒對薪資做出適當的調整?政府應雇主要求引進外籍移工,這樣真的好嗎?
  美國有一個經濟術語「涓滴理論」,該主張認為,政府對富人階級減免稅收,並向企業提供經濟優待政策,將可改善整體經濟,最終能使社會中的貧困階層人民也得到生活上的改善。這樣的理論套用在台灣社會,卻出現貧富差距惡化的現象。照理來說,政府給予企業好處,使企業提供工作機會給工作者,但實際上卻是好處只到企業就消失了。
▌可以沒有老闆嗎?
  台灣的工作型態簡單區分成典型勞動(單一雇主、長期僱用)與非典型勞動(多重雇主、短期僱用)。勞動的各種契約:勞動契約、承攬契約、勞動派遣、委任契約、合夥契約及居間關係,在不同的契約中有不同的關係。而最典型的即是勞動契約,但隨著數位平台經濟的興起,透過其他契約形式如承攬、委任等簽訂就不具勞雇關係,雇主就不用為員工負起責任,而產生了「假承攬、真僱用」及「假委任、真僱用」的問題。
  以地主發包營造工程為例,地主發包時,由營造公司來承攬,中間為承攬關係;營造公司再去僱用勞工,中間為僱傭關係;但實際在工地並不是那麼簡單,營造公司承攬地主的發包工程後,再層層外包出去,若勞工於工作期間發生職災意外,將衍生許多問題。
  值得反思的問題是:當工作者付出勞動,雇主也給付報酬時,這樣勞動契約就一定會成立嗎?
▌勞動也能僱用資本嗎?
  近年來追求CSRSDGsESG等指標變成企業的共同責任,但在追求這些社會性指標的過程中,卻多半都只是在處理環境的問題。這是因為處理治理問題就會挑戰到企業的底線,故而社會很少談論到治理問題。然而在目前的社會中,我們不該只追求政治民主,也應該追求經濟民主,更要追求治理民主。
  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試著去關注企業的所有權,將原本只掌握在雇主手上的權力,轉換成員工也都能夠擁有權力。組織合作社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小規模的企業,大規模的企業比較適合以員工持股再去轉移,合作社的主要方針就是大家都是共同雇主、權力一致、分配一致及股權一致。
▌心得反思
  人們總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工作的時候也該如此,勞雇雙方要一起努力。我認為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雇主及勞工之間存在許多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透過本次培力營讓我們瞭解工作會遇到哪些勞雇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社會更進步、更民主,讓勞資和諧?或許透過民主的方式產生合作社,讓每個人都是雇主、也是員工,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規劃,但前提是只適用於小規模。在工作上,我們也應該試著落實經濟民主的概念。
  企業應該是提供工作機會解決社會問題的角色,但為何卻變成造成社會貧窮的問題之一?當勞動是資本積累下的工具時,就會變成勞動商品化。所以在追求經濟民主的過程當中,追求的也是尊嚴勞動;追求民主不但能提高員工的參與,也較可能使企業成為一個有韌性的企業。
  各國面對問題都會有不同的方針、不同的治理方式,甚至也有不同的社會企業工作型態。我認為在追求民主的社會中,尊重每個人的意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雇主應該要成為追求社會經濟民主的企業,不應該忽視員工的意見,若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學習前面所述的合作社型態,讓所有人一切都是平等分配的,這是追求經濟民主可以參考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