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下銀行員面臨的挑戰—從開發金經營權之爭談起
Tagged:
作者簡介: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生
出刊日期: 
2004/07/15
期數: 
第四十三期
      中華開發金控經營權之爭,最後在四月二十日,董事會確定由中信集團與財政部入主經營而落幕。然而,此次在媒體上吵了近半年之久的中華開發金控,凸顯了金融產業目前正在發生的幾個現象與問題。
■敵意併購、短期炒作
  首先,中信集團入主中華開發金控,開啟了金控公司首宗的「敵意併購」案,即中信集團是運用龐大的資金、人力向股東徵求委託書或收購股份來攫取經營權,而非過去一般經由雙方同意、簽署合法契約的方式。此舉顯示金控公司已加快整併的腳步,除了進行集團內部的整併外,更已開始進入跨集團整合的階段。這樣的發展若無加以規範,預料一九八○年代引起美國社會動盪的敵意併購風潮將在台掀起巨浪,往後企業的獲利來源不再是有效經營而是短期炒作,尤其是重視經營且獲得社會良好聲譽的企業,更容易成為敵意併購下手的對象,併購者透過證券市場的資金運作,發動攻擊奪取控制權。得手之後,不思長期經營,反而變賣公司資產、清算裁員,攫取殺雞取卵的暴利。
  其次,開發金一案亦凸顯出少數持股者「以小吃大」寡頭經營的問題。此次中信集團僅6%的持股,卻掌握了資本額高達一一二五億、旗下轉投資公司超過六百家的中華開發金控。合併之後的中信集團,在政商關係良好之外更是如虎添翼,甚至強化鞏固其政商版圖,以開發金的業務特性,要如何防止未來龐大資金導入特定財團或人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檯面上的人物是合併的最大受益者之外,還有掌握中信金控54%股權的外資法人,顯示在短期炒作為主的外資推波助瀾下,台灣金融界將成為股市看板上的數字,變動不停。
■員工工作權淪為配角
  儘管外界對於中信金控入主開發金控大都持正面的看法,然而,對於開發金控的員工來說,卻未必滿懷樂觀,因為過去開發金併購大華證券時,即裁汰大量的大華證券員工;另外,在中信金併萬通銀行後,即優退資遣將近一千名員工,有些人甚至至今仍未拿到遣散費。由過去兩家金控併購即裁員的作法,使得開發金控公司的員工個個膽戰心驚,隨時擔心會失業。
  開發金控一案,將不只是個案,而是跨集團合併案的開端。在金控公司為擴充市場佔有率、擴大經營規模、降低資金運用成本下,將使得員工的勞動權益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以國外合併經驗為例,今年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完成四八○億美元收購FleetBoston Financial後,展開大規模組織重整計畫,預定裁員一萬兩千五百人,以節省營運支出。
■銀行公共性完全喪失
  面對財團入主金控、寡頭自肥對社會與員工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本應由政府站在維護公共利益的立場上,出面扭正及扮演監督全民利益的關鍵角色。金融產業是處於一國經濟整體發展的樞紐地位,尤其在金融自由化前,政府在金融控管下壟斷式經營,將社會的集體財富、配合政策優惠進行整體調控,即利用各種金融差別價格、資金的配給方式,左右經濟資源的流向、導引經濟發展的方向,是故,銀行應具備的公共性不言可喻。然而,由此次開發金控董事爭奪戰中,財政部一再提出的高個兒論調-誰的股權多就支持誰,即可探知財政部是以市場導向為主要考量,在銀行的公共性完全不保之下,遑論期待政府思及保障員工的權益。
  以兆豐金融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來說,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未民營化之前,各自職司於進出口外匯專業銀行與投資專業銀行的角色,其經營以配合政府經建政策為主,並未完全以市場利潤作為考量。然而,自從銀行民營化以及二○○二年併入兆豐金控公司後,經營方式大幅度的轉變,各子公司開始唯市場效益的發展為導向。在公司追求營業績效下,短期營業項目大量增加,拼命競逐高風險的消費金融市場,而員工的各項勞動條件也大受影響,從過去員工只要專職於專業的業務,而今各子公司的員工則要變成十項全能,舉凡房貸、消金、基金等什麼都要做,其壓力之大負荷之重已嚴重影響員工身心,也形成經營上的潛在風險。一位資深的員工即指出:「業界互相的殺價競爭,大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斷鋌而走險,雖然是自己不熟悉的業務,也蒙著頭推銷,為了保住搖搖欲墜的飯碗,也顧不得未來可能的風險。」
  在金融業激烈的競爭與兼併之下,也許有少數超級業務員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然而,這場金錢的賭博遊戲,誰能保證我們個人會是贏家而不是輸家?工會反對資方不以從業人員長遠的利益與客戶權益為優先,而以投機為優先。在新的產業環境下,工會要抵禦勞動條件日益嚴苛的惡劣趨勢,妥善保障員工權益,甚至進而發揮金融從業人員的職業倫理、保障客戶權益。這些重大任務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或由個別員工獨自打拚面對,必須藉由團結員工的集體力量,壯大工會實力,才能抵禦每況愈下的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