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活兩次、甚至三次… 勞工博物館與勞動研究
Tagged:
作者簡介: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出刊日期: 
2004/10/15
期數: 
第四十六期
      沒有例外,人只能活一次。但是有些人卻能活兩次,甚至三次。為了籌設博物館而進行的各種研究(如口述歷史、重返現場、工作示範等),是以你一生的打拼與奮鬥當作焦點,這時你已經開始了第二次的生命。當這些成果展示在博物館時,你又開始活了第三次。你可能認為:只有大老闆才可能有傳記、只有大人物才可能進博物館,只有大人物才可能被研究,像我們這些在工作現場討賺的無名小卒,如何有機會接受訪談,如何可能有機會登上博物館,如何有機會向大眾展示我們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工作與生活?
  錯了,學術研究的對象,沒有高下之分。底層的勞工與大老闆、官員、或者政治人物一樣,在學術研究上是平等的。在經濟與政治力量上,勞工居於弱勢,但是在學術研究上則不一定。最令人擔心的是:經濟與政治上的弱勢被複製成學術上的弱勢,讓勞工從學術研究中消失。同樣的,博物館也不是「名人」與科學知識的專屬殿堂,底層的勞工同樣有與整個社會對話與溝通的權利。
  博物館的籌畫與展示需要長期與踏實的研究來支撐,而學術研究的成果則需要透過博物館的展示來讓勞工本身及社會大眾瞭解。不論勞工博物館的籌設,或者勞工研究,其基本的精神是溝通與對話。以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目前的籌備過程來說,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口述歷史採集。各行各業的勞工在採集的過程中,有機會重新檢視、反省過去的工作生活,點出了勞動的苦與樂,突顯重大事件對底層小人物的影響,更呈現出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在未來的博物館展示中,口述歷史中勞工與研究者的對話與溝通,會擴大為勞工與社會大眾的對話與溝通。
  持續努力採集勞工的文件、物件與口述歷史,將有可能使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勞工史料中心。這將是台灣勞工研究的一個基地,可以促成台灣勞工研究的蓬勃發展。勞工研究的蓬勃,至少不會讓勞工在學術上消失無蹤,最好的情況則可以讓勞工議題在公共論壇上更突顯,讓勞工重建自己的尊嚴與信心。
  試想: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採集你的口述歷史,當觀眾在博物館體驗你的一生,當學術研究者來博物館做研究,當你在國小國中讀書的孩子來博物館瞭解你的工作生涯時,你顯然不只活一次!(本文轉載自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所出版「打造一座勞工博物館」,並獲作者同意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