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電影院】從「美國夢」看勞資間的「經典」問題
作者簡介: 
政大勞工所教授
出刊日期: 
2002/05/15
期數: 
第十七期

編按:電影,是社會生活的縮影,過去,勞工鮮少成為被紀錄的影像主角。今年42628日,由高雄市勞工局主辦的全國首創「國際勞工影展」,為期三天共放映十部國內外以勞工觀點出發的影片,獲得熱烈迴響。為開創視野,本會精選影展中的佳片評析「美國夢(American Dream)」以供會員欣賞,此片為導演芭芭拉寇波(Barbara Kopple)贏得第二座奧斯卡的肯定!

 

  這是一個發生於明尼蘇達州奧斯汀鎮肉品工廠的罷工紀錄片。工會因抗議資方的降薪決定而展開為期近半年的罷工,然而在資方態度強硬,工會終至未能成功地達成不減薪的訴求。不過這部片倒是呈現出幾個勞資間的「經典」議題。

■「共體時艱」創造競爭力?

  首先,資方慣常以「競爭力」為名,要求員工「共體時艱」,無論企業是否出現營運困境,均祭出競爭力的大旗,如同在「大亨與我」這部紀錄密西根州福林鎮通用汽車關廠案,我們見到了資方在獲利率並沒降低的情況下,卻以「競爭力」為名,行壓低勞動條件作為進一步擴大獲利空間的手段。問題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壓低工人勞動條件,究竟關聯為何?壓低勞動條件,成就的是企業的獲利空間,還是市場競爭力?要回答這個問題,則有必要先釐清:肉品市場究竟有無二級產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力的問題?事實上,肉品市場牽涉到的是一國對肉品衛生安全標準的管控,因此比較不像工業產品,可以將生產線延長到後進國家,利用當地廉價充沛的勞動力,因此,肉品業者間的競爭基礎是類似的,既然類似,一旦同業間有人開始降低勞動條件,就會對其他同業產生不公平競爭的壓力,從而造成惡性競爭局面,但這絕不是業者所謂的「競爭力」。而這種惡性競爭局面,對資產階級整體卻構成極大殺傷力,因為以打壓勞動條件作為獲取一己市場競爭優勢的做法,同時是降低了商品在市場能夠實現的價值/利潤,因為工人手中持有的貨幣變少後,隨之而來會發生的是所謂「生產過剩」或「消費不足」的危機。總之,資方動輒打壓勞動條件的劣行,無關乎企業競爭力,卻有損整體資本階級的利益。

■好死與歹活的無奈選擇

  此外,該片再度呈現工人的善良,此事件發生在雷根政府初期,美國經濟走下坡,經濟保守主義抬頭,影響所及,工人的認知裡也不乏「經濟環境那麼差,老闆們這麼做(指減薪),也是沒辦法的事」。工人面對資方恣意減薪、加班、削減福利的作為,究竟該如何?這部紀錄片突顯了作為僱用工人的無奈,「I cant see another alternative」是一名選擇離開罷工線重回工作崗位的工人的理由。然而對個別工人而言,背叛工會成為工賊,與堅守罷工線均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前者身分雖暫時保住了生計,但隨之而來必然面對的是被唾棄於親友網絡之外的社會隔離,片中幾位決定重返工廠的工人,在開車經過罷工線時,被昔時夥伴隆隆的噓聲與咒罵,也造成兄弟間親情斷裂的遺憾;而後者堅守罷工線時,卻面臨有無可能再重回工作崗位,回復昔日領薪水養家活口的不確定與不安全感中。弔詭的是,這場爭議明明是勞資矛盾(資方片面調降薪資),卻轉為勞勞間的衝突(昔時夥伴彼此間的矛盾),而始作俑者卻毫髮無傷,甚至可以輕易地調動國民兵來協助突破罷工糾察線,重新復工。

■工會因應策略

  工會也面臨如何因應的策略路線爭議,該肉品工廠的地方工會接受工運顧問的建議,採取強硬態度訴諸媒體,對公司施壓,以冀望公司撤回減薪的方案;然而全國肉品工會的人卻主張應與公司談判,走緩和路線,以保住工作為前提。究竟何去何從?工會強硬路線在經濟景氣低潮期,似乎也很難獲取輿論的支持,因為在大眾認知裡,「共體時艱」是道德上寄望工人於景氣低潮時應展現的受僱倫理。至於妥協路線,又能為工人保住什麼呢?原先資方在罷工初期回應的妥協方案是,三年內每小時薪水調降為10元,是否當時工會接受該妥協方案,才是明智之舉呢?事實上,從工人權益維護的觀點來看,資方必是節節進逼,逐步蠶食鯨吞,勞資雙方總是會面臨攤牌的一天。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好死vs.歹活」的悲哀,在資本權力獨大的資本主義社會關係裡,資方動輒以遷廠、關廠、縮減裁員為要脅,法律規範也符應資本的利潤邏輯,老實說,勞方能有的選擇,不是輸、贏,而是小輸或大輸。這部片子及「大亨與我」都突顯了工人集體行動在資本全球化的局勢下的無奈!而集體行動的跨國連結,因牽涉到各自利益的差異、種族歷史上、文化上的糾葛,而更是困難重重。工會的明天在哪兒?這的確是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