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先生的金融理念
出刊日期: 
2007/11/15
期數: 
第八十三期

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先生於1024日與本會理、監事暨24家產業工會理事長座談,闡述說明其金融改革理念。馬先生當日有準備一詳盡書面講稿,會後經徵得本人同意及其幕僚潤飾修裁為一完整文章;另外,當日有6位幹部提問,馬先生之回答內容也整理刊登於後,謹供各位會員閱讀參考。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蓬勃的經濟要靠健全的金融。台灣金融產業曾有過輝煌歷史,銀行員普遍被認為是捧著金飯碗的行業。然而近年來,在政府施政無能、管制不得當的狀況下,金融產業競爭力極其薄弱,甚至淪於政治角力的籌碼,以致整個行業衰敗,獲利微薄甚至虧損,行員飯碗朝不保夕,廣大股東、所有融資企業與人民,均深受其害。

■褪色的金飯碗 

  我們看昨天的新聞,行庫負責人站滿在財政部長身後,承認為了保位,必須辦桌募款,捐獻入聯公投。銀行業被迫配合宣導入聯公投政策,包括台銀、土銀、台灣菸酒公司及存保公司各繳250萬元,輸出入銀行繳50萬元,這些經費都是從事業單位的業務廣告費用中撥出。我們知道金融產業的股份相當分散,持有股份比例不高的官股卻能命令公營行庫變相捐款,在事業單位本身業務推動都不夠用的情況下,勢必影響銀行的營收,這對廣大股東而言,非常不公平,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勞工董事,負責監督董事會與經理部門的所作所為。

一般而言,國內商業銀行收入主要來自放款利息收入及費用。然而,資料顯示,近兩年銀行之微薄獲利,六成以上靠海外分行及境外金融分行收入,與國內證券投資,可見銀行國內傳統業務收入嚴重緊縮,再加上銀行業多以美化帳面方式處理財報,台灣的銀行,財務狀況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金融產業是當前台灣經濟發展主要產業之一,與電子、通訊、資訊等ITC產業同等重要,因此金融業的現代化及國際化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關鍵。當然,經濟發展除了追求效率與競爭力外,仍然必須追求社會的和諧,尤其在產業的發展與企業的成長方面,勞資關係的和諧也為不可或缺的要素。

■金融改革不公不義

     當前台灣金融發展著重在金融改革,由於改革採取的方法失之偏頗,引起社會輿論的批評,尤其改革的公平合理性受到各界的關切,也引起大眾對於改革過程中的諸多議論。

     誠如各種制度一樣,金融制度之建立也是人為組織。因此若人為管理操作不當,甚至人謀不贓,則容易滋生問題。就以最近兩三年之金融情勢而言,由於金融弊端頻傳,金融市場穩定受到衝擊。不但造成金融主管官員去職,而且還引發人民對於政府領導人及其家庭成員之清廉度的質疑,終於引發朝野對立及社會不安。

     尤其是金融改革下新成立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本應兼負獨立金融監理及發展責任,然而卻無法超然獨立,終於受制於行政當局。不但金融整併工作不順利,官股釋出欠缺透明化機制,甚至連列管的金融機構都出現擠兌風潮,耗費龐大公帑。由此可見,金融穩定及金融政策之合法性、合理性,對於社會經濟影響至鉅,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教訓。政府有必要針對體質較差的金融機構,明確要求主管機關促其盡快尋找買主合併或限期增資,明確訂定退場機制,以徹底解決問題金融機構之經營不善。

■金融市場動盪不安

     金控公司整併的作法固然是邁向國際化的一個政策方向,但應該由市場機能來決定。政府用行政權主導金融機構合併及公營銀行民營化,造成金融市場及金融產業的結構扭曲,如此不尊重市場機能,自然產生諸多弊端。金融業如果變成獨占的市場,將不利全民的利益。甚至銀行之間彼此敵意併購、以大吃小,將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引發當前金融混亂及金融財團化的隱憂,同時造成金融市場潛在不安定,這些都是政府金融政策不當所致。

■鎖國政策殃及銀行 

  在金融業自由化及全球化的浪潮下,原已過度競爭之金融業應該讓它們走出國門,赴海外直接投資設立分支機構。然而,執政黨之兩岸政策保守孤立,以致於使台灣之金融業無法自由往外發展,造成金融市場超額供給現象。近幾年台灣金融機構收入遞減,甚至居於谷底,其來有自。尤有甚者,由於企業無法自由選擇投資生產地點,以致於台灣企業出走至香港上市掛牌者日甚一日。

     當前我國金融業及資本市場之發展正瀕臨瓶頸局面。有些專家學者更直指這種困境有惡化為邊緣化之危險。除前述當局金融政策不當外,還有另一原因即為近年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及兩岸經貿的迅速發展。兩岸金融往來變得更迫切需要,然政府卻層層限制,不但妨礙廠商資金順利調度,且影響台商資金回流及各國資金匯集台灣的意願,更限制了員工的生存空間,因此金融自由化成為國民黨在金融政策方面主要的訴求,也會是當選後所推行的主要目標。

■員工生存需要關注

    在金融整併的過程,我們主張員工的權益絕對要受到保護。國營事業民營化之後,若政府持股20﹪以上,至少要設置一席勞工董事。對於國營事業勞工兼任董事制度,勞工參與事業經營範圍擴大,我們持樂觀其成的態度。金融產業的股權分散,一旦發生問題其影響範圍相當廣泛,因此我們贊成在董事會裡設立勞工董事,以防像公營行庫奉命捐款的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我們願意以專案來處理問題銀行之勞工議題。除了保障聘用期間一年,第二年留用員工50﹪以上之外,並將採取積極手段,將員工推薦給予其他公營、民營銀行,長期協助員工訓練與轉業,並在對等協議下,開放兩岸金融業務往來,以我國銀行員工的高素質,赴大陸金融機構工作可說是綽綽有餘,相信這麼做也能為銀行員工開拓新的就業市場。其餘,如公營銀行員工定額優惠存款利率,攸關員工福祉,不應隨意調降。

■專業金融業務的存續

       在全球企業競爭愈見激烈的情況下,台灣中小企業急需全面升級以求生存,我國銀行法已有專章規定專業銀行,包括:中小企業銀行、農業銀行、工業銀行已形成一個產業金融體系,並成為中小企業在產業融資過程中的命脈,因此如何強化整個中小企業融資的體系需要重新檢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了政府對於具有發展潛力但欠缺擔保品之中小企業另外提供信用保證(即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之外,台灣近來也成立許多創投基金,對於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樣功不可沒。

追根究底,臺灣中小企銀目前的經營困境在於人謀不贓,例如許多人事安排皆有政黨色彩,這些經營者其專業性是否足以領導臺灣中小企銀走出呆帳的陰霾,令人懷疑。

■經濟發展藍圖

  為了突破台灣的經濟困境,我們的經濟發展藍圖有三個願景,將台灣發展成「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及「台商營運總部」。我們須儘速推動兩岸海空直航。並且,在空運方面,建構以台灣為中心的東北亞及東南亞「雙黃金航圈」。我們的目標是在2008年後每年經濟成長6%,2011年時每人平均所得2萬美元,並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使失業率降到3%以下,這就是623計畫。

  至於地方政府經費短缺、債台高築的財政窘境的現況,我若當選將編列1,000億作為「地方財政重建基金」,打消地方政府債務。為了協助各縣市發展觀光,將編列300億「觀光產業發展基金」,初期以每年100萬人來台為目標,中長期以每年300萬人次來台為目標。並且,為了協助各縣市發展當地產業,將編列300億「地方產業發展基金」,活絡地方縣市的經濟,創造就業機會。

■金融政策理念

      在金融政策方面,面對台灣金融機構相對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不具國際競爭力的事實,未來我們將針對金融改革、兩岸互動、勞資關係、金融商品創新以及相關法令方面進行改革。

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們會尊重市場機能,避免用行政權主導金融機構合併及公營銀行民營化,造成金融市場及金融產業的結構扭曲。我們認為金控公司整併固然是邁向國際化的政策方向,但應該由市場機能來決定。針對體質較差的金融機構,我們認為有必要明確要求主管機關促其盡快尋找買主合併或限期增資,明確訂定退場機制,以徹底解決問題金融機構之經營不善。並且,整合「銀行法」、「保險法」、「證券交易法」及「期貨交易法」等相關法規,讓各業在相同標準與規則下運作。

  在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方面,我們將積極開放銀行赴海外直接投資設立分支機構,提升我國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建立「兩岸共同市場」,讓台灣的資金、技術、市場管理以及經營理念和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相結合,讓台灣金融業有更大的能力與彈性來共同面對全球化與自由化的挑戰,促使台灣經濟快速發展,並且儘速簽訂「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加強國內銀行、證券、保險業赴中國設置分支機構的審查及管理。積極推動兩岸簽訂經濟協議,使兩岸貿易透明化,未來台商便可在關稅、投資保障、避免重複課稅以及商務爭端的解決機制上,獲得更多保障。同時開放兩岸貨幣自由兌換,實現人民幣在台灣合法兌換與流通。

  在員工權益方面,我們主張國營事業民營化之後,政府如果持股20%以上,就需要設置至少一席勞工董事。而且,專案處理問題銀行之勞工問題,培養銀行員工的競爭力,確保勞工權益。

在金融商品以及相關法令方面,為了提升保險市場的運作效率與規模,鼓勵保險商品之研發與創新,加強資訊化與專業化的人才培訓。並且,考量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我們將盡力對私募基金維持適當的法律規範。導引優良台商回台上市,以有效增加市場深度與廣度,提升我國市場品質。

總而言之,我們期盼執政之後,可以順應市場機能來進行金融整併,全力朝金融自由化的方向邁進,提高金融產業的競爭力,加強產品創新,以及勞資關係的和諧,使金融業永續成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