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網站 Net and Books 推薦 《塑膠鴉片》為四月份知識類首選書
Tagged:  •  
出刊日期: 
2008/04/15
期數: 
第八十八期

  當翻閱《塑膠鴉片》及類似的書刊、報導時,難免會覺得彷彿進入愛麗絲所掉進的奇境,一切都扭曲、變形,而且愈變愈奇怪。

  比方說,「優良客戶」不是必定繳清卡帳的人,而是「無法還清債務、卻絕不賴帳的人」;如果現金卡每期只還最低應繳金額,信用額度就會往上增加;手續費和違約金是信用卡業務的重要獲利來源。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BBC上的一則新聞:美國有對父母純開玩笑地替他們三歲大的女兒申請信用卡,沒有收入、沒有財產,職業是「學齡前兒童」,申請理由填「我想買更多玩具,可是媽咪說等我長大點再說」,結果銀行真的發給她一張白金卡,信用額度比她父母的信用卡還高。

  這些現象顯示積欠卡債並不是少數人失之審慎的個人行為,而是這個產業有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它腐蝕了銀行業賴以建立的根基─信用;同時也製造出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卡奴。如果我們不能理解問題本源,提出全面的解決之道,其影響是深遠的,它所造成的不公不義,將來也必定得付出更高的代價來償付。

  夏傳位的《塑膠鴉片》即是從各個角度來檢視台灣的卡債風暴的著作。在主流論述及一般人的印象裡,卡債問題很容易被道德化,卡奴的產生常被歸罪於個人的貪圖享受、過度消費。但正如本書作者的非正式統計,以及其他國家的分析,在在都指出造成卡奴的主因是失業和家計負擔,過度消費所佔的比例極低。他們並非沒有償還意願,而是在現有條件下,根本還不起。書中深入探討的幾個案例,清楚地呈現這一點,讀之不禁令人深深歎息。

  卡債風暴無疑是資訊時代的特有產物(沒有電腦,銀行也就設計不出那麼複雜的商品種類,以及借還款和利息算法),再隨著全球化腳步擴散到全世界。它一方面有著舉世共通的特徵,但也有著台灣特有的獨特性。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金融市場開放和金融改革的政策失當,以及法律的陳舊落後,如何加深了問題,造成許多原可避免的悲劇。

  以破產為例,不論是把它當成純技術性的問題(美國模式)或是賦予道德色彩(歐洲模式),相較之下,我們原本的法律和救濟措施都顯得太粗糙。可幸的是,隨著由卡債風暴而帶起的社會運動,種種錯誤和失衡的措施都在逐漸改善與彌補。

  但在慶幸之餘,我們仍不可掉以輕心。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出的問題:「卡債風暴已落幕了,我們為何還需要看一本解釋卡債來龍去脈的書?」這樣一本書「對於不是卡奴的人來說,有什麼理由需要看?」

  關於這一點,我和作者一樣,毫不懷疑其必要。正如前述,造成卡奴的是社會結構的問題,即使它在金融風暴的層面得到解決(銀行切斷其瓜葛,設置了風險的屏障),我們反而更得關注是不是有一群社會弱勢者,被掃到更不受人關注的角落?

  這正是《塑膠鴉片》所提醒我們,以及督促我們去進一步思考的。

  本書由於所處理的議題極多,全書的章節架構略嫌鬆散,有些課題的探討也有不夠深入之憾,但整體而言,仍不失為一本佳作。另,關於美國卡債風暴的內幕報導,可以參考《販賣債務的銀行》(天下文化)。後者以戲劇性的個案故事為主,可讀性高,但短於分析。兩書對照來讀,更可見問題的全貌。

◎本文摘錄自Net and Books(網路與書)網站,網址為http://www.netandbooks.com/並徵詢作者同意轉載,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