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合併大風吹 勞工禍福難卜
Tagged:
出刊日期: 
2001/03/15
期數: 
第三期

    台灣於1991年以「金融自由化」之名,擴大開放銀行家數,但是現在「銀行家數過多、缺乏競爭力」,卻成為政府力促銀行合併主因。在財政部強勢主導下,如火如荼的銀行合併風已經進入互掀底牌的階段;彷彿合併真能解決本國銀行競爭力不足問題,並帶來擴大營運規模及拓展通路、降低成本的樂觀遠景,就連金融股也因合併題材發燒,在股市出現難得的利多盛況。

       然而合併並非「萬靈丹」,如果被合併銀行的財務不健全,合併後存續銀行的經營能力無法相對提高、企業文化不能充分整合,則合併結果不僅無法享受規模經濟利益,反而衍生更大經營風險;加上合併勢必產生大量裁減員工、降低勞動條件等情形,所引發的員工抗爭及失業問題,將使合併後的成本支出很難降低。證諸國外銀行的購併經驗可知,合併對員工的影響除了飯碗能否捧得住的問題,留用員工也可能被迫簽下條件較差的勞動契約,放棄原有權益及福利,並因工作量增多及無法認同新的企業文化,造成龐大的工作壓力。 

    工人籌組工會,透過集體協商或政治行動,保障工作權益及改善勞動條件,這是工會天經地義的任務。不過台灣的工會組織率一向偏低,而且集中於公營事業員工及藍領廠場工人,白領服務業工人有工會者甚少;以金融服務業為例(不含外國銀行、農漁會信用部),53家本國銀行及48家信用合作社,有成立工會者僅約二十家。然而現在諸多合併案裡,可能被合併消滅的銀行,員工幾乎都沒有成立工會,欠缺此一做為工人集體爭議的後盾,根本無法在合併過程與雇主平等協商,遑論保障工作權益;雖然財政部長顏慶章曾以「合併不會犧牲員工權益」,向可能合併的銀行員工信心喊話,但是口頭承諾如何當真?

     可以預見的是,沒有工會做為工人集體爭議的後盾,在這波銀行合併浪潮,工人(包括中、低層主管)不是被逐一分化、各個擊破,就是最後發現對員工處置極端不利,大難臨頭才倉促組成「員工自救會」,結果仍舊難敵大勢底定之後的任何政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