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全球城市的光與影
Tagged:  •  
作者簡介: 
北商銀產工總幹事、《禿鷹的晚餐》作者
出刊日期: 
2006/11/15
期數: 
第七十一期
    在許多層面上,當前台灣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深刻轉變,跟傳統製造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服務業全面興起有著密切的關連。此一「後工業社會」課題在大眾傳媒之間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提法與耳熟能詳的解答。譬如,製造業空洞化帶來的高失業率與社區衰敗;發展區域金融中心與各種高附加價值服務產業作為經濟轉型陣痛的救贖出路;知識經濟的特徵高度強化了專業知識與技術的經濟回報;財富分配趨向兩極化讓中產階級逐漸消失;新而奢華的消費文化促使破產人數居高不下;福特主義的崩壞、勞動力彈性化與非典型僱傭的發展不利於工會組織,也讓工人的勞動條件日漸惡化…等等。
這麼多紛亂而複雜的現象,釐清其中的因果關係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也深具現實意義。雖然大眾媒體對個別現象的陳述已經很多,但是絕大多數仍受限於片斷或印象式的理解,少有論述能夠深入表象之下,挖掘現象之間相互關聯的趨勢,理出一個整體而清晰的輪廓。何況,從不同的意識形態與價值立場出發,常對於同一個大趨勢有著矛盾而互相牴觸的理解。譬如,台灣的主流輿論通常毫無保留地擁抱所謂「亞太金融中心」的願景,但另一方面則對於貧富差距惡化的現象也有許多怵目驚心的報導和警語。二者之間難道毫無關聯嗎?若有,又是如何關聯起來的呢?我們能從中獲得任何關於政策或行動的啟示嗎?
■「後工業社會」全球城市榮景的代價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Saskia Sassen的經典名著《全球城市:紐約、倫敦與東京》(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是這方面引領風騷之作,從第一版於1991年問世以來,即拋出許多極富挑戰性的命題,開啟了多場辯論,也衍生了後續相當多的研究課題。Sassen後來又大幅翻修原來的內容,添增了許多新近的實證資料,於2001年出了第二版。
Sassen要回答一個關鍵的問題:既然新資訊技術抹平了區域地理的限制,既然全球化生產讓企業總部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落腳,為何大量的資源、人才和技術還是高度匯聚至屈指可數的全球城市中?乍聽之下,這像是一個探究「全球城市為何成功」的故事。畢竟全球城市之所以成為全球城市,亦即它有能力在後工業社會的經濟轉型陣痛中異軍突起,抵擋資金、人才與技術外流的宿命。這是如何做到的?但是細究本書鋪陳的故事,Sassen的關懷顯然不純是如此,全球城市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是以犧牲了政府職能、其他區域和社會階層的發展為代價;全球城市的成功,未必整個社會也共同蒙利。這也是發展課題上最為弔詭之處。那麼,財富、權力與資源如何在空間上不均勻地分布?此種高度不均衡的資本主義積累模式什麼時候會出現的疲態?
全球城市為何崛起?依照Sassen的說法,全球化的生產活動在地理上愈分散,集中管理的工作就愈重要。這些管理工作以各種服務業的面貌出現,譬如法律顧問、電腦程式、通訊技術、金融服務、會計簽證、財務規劃、媒體公關、人力資源等等,由於是以全球化的生產活動為其服務對象,Sassen統稱之「生產者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由於這些服務牽涉高度複雜、專業化的知識,跨國公司的總部愈來愈傾向將其外包出去,而不由自身承擔。
而這些中、小規模的專業服務公司通常選擇群聚在大城市中,形成「聚落經濟」(agglomeration economies)。這是因為大城市涵納了包羅萬象的行業,匯聚了各方面的公司、人才和專業,串連起來的龐大網絡讓都市環境成為一個訊息匯聚的中心。這些「生產者服務」公司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隨時可以找到需要配合的資訊、經驗或人才,提供非標準化、量身打造的服務。於是,全球城市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頂尖知識經濟的生產基地,這即是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
■金融產業是「生產者服務業」主幹
無疑的,銀行、證券及保險等相關金融產業是所謂「生產者服務業」的主幹。在「生產者服務業」集中的地區或城市,是薪資成長幅度最高的地方,也扭轉了過去的經濟頹勢。紐約、倫敦與東京即是三個最顯著的例子。這三個城市在1970年代起始就因為產業出走,同時面臨財政赤字、失業、經濟停滯不前與基礎建設敗壞等困境,但也同時在1980年代靠著「生產者服務業」大量崛起而鹹魚翻身。「生產者服務業」的成長動能不容忽視,但問題是,核心部門的高速成長是否也能帶來整個社會的提升?這部分的數據就顯得非常曖昧。
在這裡必須先區分「所得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與「所得兩極化」(income polarization)之間的差別。如果金融產業的高速成長讓所得頂層的財富大量增加,但是也讓所得中層、底層的財富小幅增加,那麼雖然「所得不平等」增加了,但我們仍可以說金融產業具有好的「財富擴散效果」。但「所得兩極化」便不同,它指的是極富有的人數增加,極貧窮的人數也增加,但所得中層的人數卻消失不見的現象。Sassen羅列了非常多的研究來作比較與解讀。確實有些研究數據顯示,「生產者服務業」具有一些「財富擴散效果」,替窮人製造了新的機會,但是提升社會財富的能力遠不及製造業;另外的研究則發現「生產者服務業」造成「所得兩極化」的證據確鑿。
■「所得兩極化」是台灣未來的宿命?
Sassen探討所得、消費、經濟活動與社會階層在城市空間的差異分布,以呈現「生產者服務業」與所得兩極化之間的社會形式,這種研究路徑比實證數據更具社會意涵。譬如,為了滿足城市新興金融業新貴的消費需求,市中心豪宅、高級餐廳、精品店櫛比鱗次興建,炒高了房價與地價,使窮人更難在城市中安身,於是摩天高樓與貧民窟共存的景象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在全球城市中呈現。新貴們需要量身打造的純手工服務,與中產階級大眾化、標準化產品消費的口味不同,於是,「生產者服務業」從消費面創造了低薪、低保障、高勞力服務業的生存空間,如餐廳侍者、保全人員、褓母、清潔工等等,而高級時裝的血汗工廠又再度出現在全球城市之中,足以與第三世界工人的低薪競爭。其次,從生產面而言,「生產者服務業」本身創造的工作型態就是兩極化並存的,譬如在金融業中,年薪破億的財務經理與以時薪計算的客服人員並存;最後,製造業的工作組織演變趨向外包、彈性化,加上都市空間稀有昂貴的情形下,正好提供地下經濟發展的機會,這種種因素都促使工作愈來愈非正式化、臨時化,呈現向下沉淪的趨勢。
Sassen這本書給台灣讀者的啟示是什麼?「亞太金融中心」的願景中是否也包含了社會兩極化?台北是否應該成為另一個紐約或倫敦,還是有另類的發展道路?在Sassen的書中,兩極化的結果並非全球城市的宿命,如北歐諸國、德國與法國因其工會組織強大,政府積極介入勞動市場,勞資集體談判薪資,因此兩極化的情形明顯不如英、美二國大。這結論值得政府與社會大眾省思。(本書影像檔可上www.amazon.com參閱,你可以鍵入書名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或作者Saskia Sa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