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搞錯?台新金控律師函說 這篇新聞稿「散佈諸多不實甚至不法之言論」
Tagged:
出刊日期: 
2013/08/15
期數: 
第152期
【彰化銀行工會2013/08/02新聞稿】
  今(2)日彰化銀行董事會熱鬧非凡,台新金控仍將常董會先前所強行通過「合併可行性研究」、「合併研議專案小組」兩爭案排入議程,引發激烈攻防。會議中公股代表強力表達反對之立場,惟,最終仍壁壘分明,5票洽悉、4票(包括獨董2票)不洽悉,通過報告案,替董事長陳淮舟解套、常董會背書之意圖明顯。不過,會中台新代表董事提及,會尊重主管機關之看法加強溝通,並表示台新金控放緩合併意思係屬真實。工會針對「放緩合併」還要再做理解與觀察,814「直搗黃龍」的行動會否如期舉行,將待下週三(7日)工會「反合併行動策略小組」會議再決定。
  工會基於以下3點理由,堅決反對彰銀與台新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併:
一、素行不良
  台証綜合證券自91年底成為台新金控子公司,之後陸續受讓三陽證券及通和證券,更在95年合併東勢證券,獲利表現亮眼,對台新金控貢獻良多。然而,這樣賺錢的公司竟在98年以新台幣294億元被賣給凱基證券並消滅;且隔年台新金控又買下東興證券而成為台新證券,視員工為買賣標的之心態可議,難怪依年報資料,台新金控101年度員工平均服務年資僅7.2年,未來雙方倘若合併,彰銀員工恐亦步上後塵!
  此外,台新金控成立迄今,違反法令遭罰鍰或糾正案件逾60筆,7月上旬台新銀行又因信用卡業務長期委託單一關係人且未建立妥善採購制度易衍生弊端而遭金管會開罰600萬元,公司治理顯無改善!
二、體質孱弱
  台新金控94年以365億的價格取得彰銀特別股震驚各界,但不久即發行150億元特別股,至當年年底前又陸續發行次順位公司債186.5億元,打腫臉充胖子的結果就是債股比達44.53%、雙重槓桿比138.26%,若將特別股150億元視為負債,則更暴增為77.24%和169.55%!即便隔年積極引進外資金援310億,但孱弱的體質仍不敵金融海嘯,若非政府緊急伸出援手挹注資金,可能早已關門大吉。依金管會資料,台新金控不但持股質押逾50%的董、監人數為同業最高,今(102)年4月底的槓桿比率逾118%,亦在所有金控中居冠!而台新金控於95年發行140億年利率高達6.5%的丁種特別股將於105年到期,新巴塞爾協定則定於102年施行,因此今日董事會就有人質疑,此時如此急迫推動彰銀與台新銀合併,或與挽救台新金控之財務有關?
三、罪孽深重
  若論及台新金控的歷史定位,社會大眾立刻的聯想恐怕是「卡奴製造機」!信用卡等塑膠貨幣業務原是台新銀行的金雞母,然959月爆發雙卡風暴不僅重創自身,更製造了數以萬計的卡債族,有人年紀尚輕信用即留下污點,有人負債終身甚至家庭破碎,社會成本難以估算。卡債受害者自救會分析司法院網站資訊,截至1018月,由台新銀行及其資產管理公司所聲請的分別財產制案件高達2千多件,接近總數一半,製造社會問題不思善後,反而濫用民法破壞家庭,無視企業社會責任莫此為甚。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未來的發展是吉或凶,端看主事者如何作為,工會呼籲台新金控發揮智慧信守承諾,以求創造員工、客戶和股東三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