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聯出席UNI全球大會、女性大會、金融部門會議紀實(上)
Tagged:  •    •    •    •  
作者簡介: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副秘書長
出刊日期: 
2023/10/31
期數: 
第274期
  金融業受全球化及自由化潮流影響很大,各國金融業員工所面臨的權益保障問題也相似。長期以來,全金聯與國際網絡工會亞太區會(UNI Apro)互動密切,多次交流主題涵蓋工會組織運作發展、團體協商經驗、勞動派遣法制化問題、金融科技趨勢因應等,並從中獲知國際間的金融業工會與政府部門、雇主團體交手的寶貴經驗及相關論述,以及解決之道。
  在20年來維持實質交流的關係之下,全金聯2020年正式申請加入國際網絡工會(Union Network International, UNI),象徵兩個工會組織正式結盟。UNI這個全球的產業別工會聯合組織是由四大國際專業工會聯合組織—國際通訊工會(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CI)、國際商業、文書及專業技術雇員聯合會(FIET)、國際製圖聯盟(IGF)及國際媒體及娛樂工會(MEI),基於全球化與資本集中的關鍵來自科技整合,許多服務業也都與通訊及網路科技密切相關,而於200011日合併組成,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成員涵蓋150個國家、900個工會、約2千萬名會員。台灣目前有全金聯、中華電信工會、中華郵政工會、公共電視工會及嘉義基督教醫院工會為其會員。
  本次UNI「第6屆全球大會:工會同志一起站出來」(6th World Congress of UNI Global Union: Rising Together)於美國費城的賓州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包括「金融部門會議」、「全球女性大會」、「全球大會」三大會議,係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後首次舉辦的實體會議;全金聯指派韓仕賢秘書長、周于萱副秘書長、永豐銀行企業工會管紹君總幹事出席,透過實際參加會議與交流,除了增進工會國際視野,也向國際工會夥伴說明台灣金融業工會多年來的組織成果,並與國外工會交換組織經驗、了解產業趨勢及學習新的工具和技巧。
UNI金融部門會議
  在UNI全球大會前夕(824日),UNI金融部門會議先行登場。UNI全球秘書長Christy Hoffman開幕致詞表示,當代勞動議題已從過去基本的勞工生存問題,慢慢轉移到如何對抗雇主榨出勞動者的每一分生產力;加上疫情後的通膨、網路銀行及平台經濟興起等,金融業勞工的處境更加艱難。此外,全球化讓資本流動門檻更低,從國際工會的經驗來看,甚至曾有工會才剛啟動協商談判,企業就宣布撤出市場的情況。UNI金融部門主席Angelo di Cristo則強調,金融產業變化快速且大,對全球影響甚鉅,尤其數位化及人工智慧的應用,更需要工會積極學習掌握情勢,並與資方透過對話、協商等方式來修正因應對策,才能確實保障勞工權益。
主題一:協商為雙贏(Bargaining for Success
  這個主題是透過各國工會報告分享各國各區組織情形,進一步進行情勢分析,並提出行動方案。例如共益州立銀行(Beneficial State Bank)員工Desiree Jackson說明她參與美國工會CWAThe 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9412分會,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組織,2021年終於與該銀行簽署美國銀行業40年來第1份團體協約。美國金融業工會長期以來組織率甚低,即使美國亦有許多金融合併案例,衍生很多勞動權益問題,但因為美國自由主義盛行,金融業勞工多專注於眼前個人利益,或傾向以個人力量解決,因此能夠組織銀行員,並且實質上為員工權益進行團體協商,實為美國工會罕見的成功案例。目前CWA正延續這個氣勢,持續組織富國銀行(Wells Fargo)員工,希望透過協商改善全美12.7萬名員工的勞動條件。
  富國銀行與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Citigroup)為美國四大銀行,該銀行的勞工組織源自於2016年起多名吹哨者踢爆銀行有假帳戶、濫發貸款、未經客戶授權同意逕行操作購買產品等問題,眾多違反金融相關規定的脫序情況,再加上長期以來銀行積欠員工加班費,高階主管坐領高薪而許多基層員工薪資卻遠低於平均薪資等問題,讓該銀行的員工認為,為了保障客戶的權益,也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必須要站出來改變自己的勞動環境。
  另一透過協商達成雙贏的具體案例,即是今年6月下旬UNI與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續簽全球框架協議。此一全球框架協議直接保障66個國家的11.7萬名員工權益,該協議內容規範遠距工作、社會對話、盡職管理(due diligence),成為歐洲地區銀行業的樓地板,也展示了該企業對於勞動議題的支持立場(詳本期會訊第4版)。
  此外,韓國金融產業工會(Korean Financial Industry Union, KFIU)報告其正持續與韓國銀行協會(Korea Bank Association, KBA)積極協商,但很可惜在今年7月下旬由工會宣布第五輪協商破裂。協商破局主因在於KFIU希望爭取整體加薪1.5%,此一數字雖已低於韓國最低工資調薪幅度,但KBA堅決拒絕承諾調薪,無法達成共識;另對於行舍搬遷或裁撤的員工安置、在董事會設置工會觀察員制度、提高勞工福利基金、調整降低工時為一周4.5天等議題,資方表達遲疑且拖延的態度。經過多次協商,勞資雙方唯一達成的共識只有宣示並公告反對職場歧視及騷擾問題而已。其他由工會提出的制度改革事項也都沒有受到資方的重視,包括建立醫療中心提供客服員工的心理支持及醫療服務,僱用專業輔助人員來協助到銀行辦事的年長者等。理事長Pak Hong-Bae對此結果非常失望,表示工會不排除透過罷工要求資方回到談判桌進行協商。
主題二:正義轉型(Just Transition
  會議一開始,大會播放精心準備的短片,內容是訪問斐濟一個小島的住民心聲,該小島原本有20多個住戶,最後只剩下1戶,原因是氣候變遷造成海水平面上升,且極端氣候帶來強烈颱風,原本美麗的白色沙灘變成灰色,顯示人們無法自外於氣候變遷的影響,而工業及經濟發展雖然帶來繁榮,其成本代價卻是由許多島國小民承受。影片特別點出金融業為了追求利益而資助許多高碳排產業及污染能源,更加速了氣候變遷的腳步,因此金融業現在應該要立刻停止對高碳排產業的投資,降低對環境衝擊,轉而扮演投資零碳轉型的重要角色。
  國際工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ITUC)前理事長Sharan Burrows曾說 "There is no jobs on a dead planet. (死掉的星球上沒有工作可做),精闢點出勞工運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密不可分。目前全世界16家跨國商業銀行每年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給石化產業,正持續加劇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的速度。斐濟金融業工會 FB&FSEU理事長Anit Singh在大會呼籲千萬不能再漠視島國人民眼見自己家園崩壞的痛苦,要求各金融業工會立即行動,監督國內金融業投資標的,並且強調金融業工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工會成員熟知金融業的運作模式,知己知彼,更應該選擇正確的道路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當天阿根廷銀行(Banco de la Nacion Argentina)總經理 Silvina Batakis 親自現身說明氣候環境變遷與金融業的關係,並於現場與 La Bancaria 工會代表Sergio Omar PalazzoUNI全球秘書長Christy Hoffman簽署協議(下圖)。該協議內容包含優於法令的性平措施、重申LGBTQ在職場的權益,以及現代數位科技應用的原則和約束。此協議將保障遍布於美國、西班牙、烏拉圭、玻利維亞、巴西、烏拉圭及中國的17,713名阿根廷銀行員工。 
主題三:金融業的未來(The Future of Finance
  這個主題主要聚焦在轉型、科技應用及如何確保正義轉型,由4位工會代表分享各國案例。丹麥金融業工會FSU代表提到,歐洲金融發展的開放很快速,但開放金融所使用的資料庫及運算中心等,因為需要大量能源且無法中斷,其實相當耗能,故要真正落實永續,恐需再思考如何去抵銷這些消耗的能源。目前全球預估會有數百萬、甚至千萬人因為科技而失去工作,因此如何推動以人為本的轉型及政策是必要的;畢竟演算法是沒有情感的,唯有透過人的協商才能把科技中的「人」跟「社會」放回職場裡面。FSU分享其近期推動的「未來工作實驗計畫」(Future Work Lab,可上網瀏覽https://english.futureworklab.dk),以處理現代社會勞工精神壓力大、職場冷漠、缺乏互信的問題,透過一些活動設計及變更工作流程來增加職場內同事之間的信任及互助。
  
  
  
日本金融業工會FNIUToshio Yajima則分享其與新加坡工會交流,了解如何協助受科技影響的勞工進行再訓練,並且著重在談判協商,要求企業分配這些因科技而獲得的利益。巴西金融業工會CONTRAF-CUT近期則是因為金融業的「uber化」(平台化),開始有愈來愈多銀行員失業,原因是巴西人廣泛使用名為Pixapp,取代了許多銀行及現金交易的需求,在巴西只要有手機跟app,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都不需要在本地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進行手機對手機的轉帳交易,大量減少了對於實體分行或銀行行員的需求。因此如何與政府及銀行談判協商,讓銀行員轉型是目前工會的重點工作。
  對於金融業現在及未來將面對科技的衝擊,進行案例分享的工會代表一致認為,科技進步不見得是壞事,但要如何讓科技為勞工服務,而不是讓勞工因此被科技宰制,就需要工會預先行動(pre-act),積極學習並了解這些科技可能帶來的影響及衝擊,才能在第一時間介入、了解並進行協商,進而確保在數位科技之下的員工權益。文接第2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