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勞動觀點】與其勸婚催生,不如先談照顧正義 : 論性別友善的人口政策
Tagged:  •    •    •  
出刊日期: 
2023/11/30
期數: 
第275期
作者:
王舒芸(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黃喬鈴(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
陳政隆(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部主任)
  台灣長期以來生育率逐年下降,深陷極低生育率是不爭的事實,但有所轉變的是:女性勞參率攀升、雙薪家庭成主流、生育年齡延後、家庭型態愈趨多元。對此,女性對職業生涯永續的渴望、不分性別對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需求、多元家庭育兒的保障等,皆需要更多政府、企業職場的角色,而非持續放任個別家庭(尤其是女性)在成家、養育、工作的夾縫中求生存。
▌台灣育兒及職場的轉變
  過去三、四十年來,台灣育兒家庭的組成樣態和家長的職場實際樣貌有幾個結構性轉變,包括快速變動的職家樣貌:女性就業率持續上升、勞動參與率的性別差距縮小、育兒家庭從男性養家模式轉變為雙薪家庭、育兒家庭的居住組成從三代同堂轉變為核心家庭、生母年齡不斷延後。與此同時,職場實作卻沒有跟上轉變的腳步,即使有愈來愈多媽媽生育後留在職場,但下班後的第二輪班—家務與照顧—的性別差距並未因此顯著減少。108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顯示,女性「每天無酬照顧未滿12歲兒童」平均為4.28小時;相比之下,男性即使當了爸爸,每天無酬照顧未滿12歲兒童平均為1.87小時,遠低於女性。
  育兒家庭與家長職場實作的轉變,意味著多數育齡女性不再是二十多歲、剛進職場的新鮮人。愈來愈多媽媽是職場上資歷豐富、渴望職涯發展的資深員工。台灣社會再也無法把七成的職業婦女當成結婚懷孕就願意離開職場,對工作與家庭嚴重失衡悶不吭聲的勞動後備軍。女性生涯與人生展望早已進入新紀元,但整體職家與照顧分工觀念沒有跟上的文化落差。就業與家庭生活的嚴重失衡,那麼,女性「理性且負責任的自救方式」就是延後生育或不生。
▌被工作與家庭夾殺的家長
  多數家長不僅雙方都在工作、而且工時很長,侵蝕育兒的時間可得性。勞動部111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顯示,25-44歲勞工過去一年有47.5%需加班。除了工時長、週末加班,休假還特別短。研究(註1)指出,台灣不論國定假日、特休假、或照顧相關假期都比其他國家短。
  美國女性主義經濟學家Nancy Folbre(註2)曾語重心長呼籲,「優質照顧」是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公共財,但往往被政策忽略。Folbre認為提供高品質照顧的人,都提供了重要的公共財:「撫養出快樂、健康、成功的孩子,不僅孩子受益,雇主有高生產力的勞工,老年人因年輕世代的稅收貢獻受益,整個社會因有創造力且守法的鄰居而受益。這些都是『正向外部性』」。然而,若社會普遍漠視照顧者的正向外部性貢獻,不公平對待照顧者,長久下來,理性的個人就不願意再獨自承擔不公平後果,將導致優質照顧這種重要公共財逐漸枯竭,願意生養的年輕世代,當然也就愈來愈少。
▌如何催生?不如先談照顧正義
  國際已有許多拉抬生育率的成功經驗,國際法規(CEDAW & ESG)及研究更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作為,本文提出友善育兒的一系列作為,包括:破除性別刻板角色印象、落實性別平等、打破婚育包裹的框架、擴大公共托育服務、建構具彈性且保障所得的有薪育嬰假等措施,都將有助於改變台灣的職場與家庭照顧的平衡。
  聯合國人口基金以瑞典作為典範說明,政策以性別平等為核心,一來回應女性進入職場後產生的照顧空缺;二來鼓勵家長育兒,支持不分性別共同分擔照顧。報告強調,增加生育率不太可能只靠單一政策,特別是未考慮家庭和性別角色的單一政策;而是一套與家庭、勞動市場、文化價值、性別規範和性別關係、教養教育等面向,連貫、且同步調整的計畫(package)。
  回看台灣,我們有非常大的改革空間,改革的腳步刻不容緩,最終才能支持不同家庭育兒、支持每位家長身兼工作者與照顧者,讓社會邁向永續發展。
1:劉侑學、王舒芸(2019),〈建立我國調和工作與家庭衝突之友善勞動環境〉,《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71期,第32-44頁。
2Nancy Folbre, The invisible heart: economics and family values, The New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