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運評論】如何看待罷工糾察線?從電信罷工講起
Tagged:  •  
作者簡介: 
英國Essex大學社會學博士生
出刊日期: 
2005/06/15
期數: 
第五十四期
      中華電信工會日前於總公司舉行局部罷工,背後原因係中華電信擬將股權售至海外,進而達成私有化之事實。對此已有多方相關報導,本文不多討論。我只想指出,警方當日行動及中華電信公司的反應,將會讓台灣社會日後的勞資關係陷入一個新的矛盾與緊張當中。
行政院中最清楚勞資關係本質的單位,應該就屬勞委會。每逢法令修正或者勞資爭議,勞委會最常說的就是「請勞資自行協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政府對於勞資之間的爭議,希望可以維持一個最起碼「表面」的中立,俟勞資協商無法進行之後,才介入調解。而這樣的介入,在兩種情況之下會告終,第一是進入司法程序,二是進入罷工狀態。為什麼?兩方扯破臉了,政府當然閃人,免得表態而失去平衡。
特別是罷工,公權力的運作更是必須小心。這回中華電信的罷工,警方卻立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範例,直接與執行罷工任務中的工會會員發生衝突,並且直接摧毀工會設下的「罷工糾察線」。這個在台灣頗為新鮮的名詞,其實在其他國家是個常見的現象。當勞資爭議無法解決,工會按照民主程序投票通過罷工之後,擇期進行罷工,其目的在於藉由不上班而致使生產停頓,從而對事業單位產生壓力。當然,歷史上我們看到許多資方鼓動個別勞工違背工會決議繼續上班,或者另外聘請臨時勞工繼續生產,以化解罷工所帶來的壓力。
是以,在這個衝突過程中,罷工的勞工並非就是在家裡睡覺放假一天,而是必須到工作單位去勸阻想去上班的同仁及罷工破壞者,這就是罷工糾察線的設立原因。在電影「舞動人生」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位想回礦坑上班的父親,在衝過罷工糾察線進到場區之後,熬不住內心掙扎,又回到門口加入罷工中的同事。這罷工糾察線,既是勞資雙方爭議的焦點,更是個人與集體行動抉擇的煎熬,向來是學術與藝文工作者的關注焦點,但是,這絕非政府介入的所在,特別是就一個標榜民主與注重公民權的政府而言。
這裡僅舉老牌工業國家英國為例,上次用警察驅散罷工糾察線是1984年的事了。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當年堅持用鐵腕摧毀煤礦罷工,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已經成為英國當代人權的污點。近年來,英國兩次最重要罷工,消防隊員總罷工及大學教師罷工,政府警力均嚴守中立,尊重罷工糾察線的存在。大前年消防隊罷工期間,政府宣布引用軍方消防隊接手全國消防業務,但是軍方及工黨政府拒絕跨越消防隊工會的糾察線來使用消防設備,而是使用軍方本身的設備。而前年的大學教師罷工,在我所就讀的學校大門前,英國大學教師工會的地方分會就拉起罷工糾察線,而學校的教授與講師們則在校門口,如電信工會般,舉著牌子布條,發著傳單。現場,根本沒有警察的出現。
或許有人會問,那萬一工會使用暴力妨礙人身自由怎麼辦?這很簡單,我們的刑法已經有相關規定,如有違法,自當照辦。但此次中華電信罷工,暴露出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中華電信公司及警方事先預設工會要搗亂,甚至荒天下之大謬,現場祭出集會遊行法來對待工會罷工。這犯了兩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第一,工會努力依法取得的罷工權,等於白花力氣。勞工按照法律來,結果卻換來優勢警力:工會在公司門口集結,卻遭警方指控違反集會遊行法。這等於告訴所有勞工,依法行事的是笨蛋,以後不如搞無預警的野貓式罷工;第二,今天警方介入中華電信勞資爭議,幫賀陳旦(中華電信董事長)一個大忙,改天其他企業也發生罷工,警方是不是也比照辦理?那是宣告國家機器正式明著偏向資方?
工會選擇局部且不影響大局的罷工行動,卻換來這樣的結果,對於國內往後的工業關係的影響是深遠的。賀陳董事長可能不知道,他此次要求警方介入摧毀罷工糾察線,不僅是一次誤用公權力,同時更是傷害了勞工行政部門的公權力。更重要的是,台灣上一次發生警力鎮壓罷工糾察線,是1989年的遠東化纖工會罷工行動;十六年後,因為賀陳董事長的面子問題與強硬作風,讓台灣社會又重新目睹了一次威權統治時期的警察國家面貌。我們,要回到老路上嗎?
【補記】
從這則新聞看來,顯然民進黨對於公營事業私有化的行事邏輯很簡單,就是以財政收支為考量,賺的就賣,賠的就砍。這樣治理國家,好像也蠻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