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政府應正視銀行員大規模離退的社會成本
Tagged:  •  
作者簡介: 
銀行員全聯會總幹事
出刊日期: 
2005/06/15
期數: 
第五十四期
      金控整併四年,據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已有近五千名銀行員轉業或換跑道,跳槽到其他中小型銀行最多,但新職需要承擔業務壓力,而面臨提前退休,甚至被迫失業,是離職者面臨的最大問題。
從2002年台新銀行購併大安銀行開始,迄今已超過十件金融購併案例。據工會粗估,包括大安、萬通、世華、北銀、高企銀、中興等多家被購併或消滅的銀行,拿資遣費走人或受不了企業文化的離職員工,將近五千人,老大安、老高企銀員工的陣亡率,甚至高達七、八成。                中時晚報2005/05/25

在中時晚報以斗大標題「金控整併以來約5000名銀行員被迫轉業」刊登這篇新聞報導後,連續幾天工會接到不少詢問電話,問說「該怎麼辦?」而且別報記者也很好奇這個離退人數是怎麼估算出來的?連行政院主計處也詢問有無更詳盡的統計數據?但是,更應該關心這個議題的行政院金管會、勞委會似乎無動於衷。
金管會不僅充耳不聞,甚至在六月初同意放鬆所謂「敵意併購」的門檻,允許資金雄厚的金融財閥藉由股權收購手段併購其他金融機構;報載包括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等金融業者,之前就大力遊說金管會,必須放寬金控轉投資,並修改公開收購等「非合議購併」的相關法規。
至於勞委會迄今仍未對金融併購所造成的「大量解僱勞工」事實,及其後續衍生的轉業輔導及第二專長訓練有所規劃因應。然而,根據本會對於高雄企銀員工的問卷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政府針對被接管問題金融機構員工的工作權,應以專案方式特別提供第二專長訓練和就業輔導,而不是完全由勞工本身「自掏腰包」。
在阿扁總統「金融整併減半」的政策「緊箍咒」套在官員頭上之後,金融併購勢必持續推動下去,預料未來兩年將引發更大規模裁員離職潮,如果任由勞工自生自滅,將使「穩定就業」的社會期待落空,政府與雇主實有其責任與義務面對問題,不能只是把大量勞工失業的問題,轉嫁給社會承擔。
根據工會調查,銀行員被迫改換跑道或轉業,不少人轉職到中、小型銀行,或自行創業,其中更不乏許多提前退休、待業或失業人士,亟需政府關心和協助。至於銀行員最需要哪些第二專長的訓練?電腦相關知識及技能是大多數人認為最實用的訓練項目,語文、幼教、法律、餐飲、美容、保險、會計、園藝等項目也是多數人考慮「轉業」的工作領域;若將訓練課程限定在提供銀行員對於相關金融領域進修充實的需求,則應是針對電腦、語文、法律、保險等四項規劃設計相關課程,比較符合「訓(訓練)就(就業)合一」的政策目標。
政府鼓勵金控合併的同時,不能漠視銀行購併後銀行員工生計,漠視勞工權益。尤其部分存續銀行的雇主,用晉升考試或業績標準等手段,「變相」逼退員工,被併購的銀行員工,多對未來感到憂心;其中,屬於中、壯年齡層的銀行員,更能深刻感受目前銀行為了衝刺消費金融業務,頻頻招募年輕業務員「汰舊換新」的用人政策,對其衝擊更大。
如此大規模的勞工同時失業所衍生的中高齡就業輔導及第二專長訓練等工作,理應由政府事先出面協助處理,但是事與願違,現實上「國家角色退位」的結果,導致高企等未被留用員工既要面對工作權不保的問題,更要擔心日後自行謀職的困難處境,此一問題至今並未見相關主管機關積極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