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肩團結再捲千堆雪 「金生金世—台灣銀行員奮戰十五年」紀錄片觀後感
Tagged:
作者簡介: 
一銀產工秘書
出刊日期: 
2003/10/15
期數: 
第三十四期
       銀行員被視為社會的「白領階級」,衣著得體、形象專業,鎮日坐在冷氣房辦公,經手鈔票不計其數,但在光鮮亮麗的表相之下,銀行員也有他們不為人知的辛酸。
  「不入這一行,不知這一行的苦」,羅興階〈A-kai〉導演費時七個月,深入走探銀行員對抗體制的過往及現在的工作點滴;當紀錄片殺青,需要想個適切的片名時,他決定以「金生金世」為名,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銀行員的「金飯碗」,其實只是「鑲金包銀」的「保麗龍碗」!
■先向導演致敬
  猶記得仍是大學新鮮人的我,第一次看到A-kai的紀錄片「朱教授老闆的暑假作業」,影片中板橋嘉隆成衣女工的每一個反抗行動,在我心中激起的波瀾。女工的青春血淚讓我驚覺,原來在我上大學之前「寒窗苦讀」時期,台灣社會已經捲起傳統產業大量出走、連番關廠歇業的大浪,浪之所襲,帶走的是無數基層勞工的生計飯碗。無可諱言,這部紀錄片提供我另一個審視台灣經濟變遷的視角。
  A-kai的紀錄片,就是有辦法使閱聽者透過他的鏡頭直探勞資關係的真實面目,也因此屢屢成為工運團體教育訓練的教材。不過,A-kai並沒有受過任何專業影像課程的洗禮,也沒有學院背景的光環加持,只是憑著追求社會正義的一股勁,以及想與底層脈動共鳴的心,支持他一路靠著自我摸索,將十幾年來所經歷的示威遊行及街頭運動,一一收錄在其底片及影帶中,再逐一剪輯化成一支支震撼人心的紀錄片。至今,包括「金生金世—台灣銀行員奮戰十五年」在內,A-kai已經創作發表了七部紀錄片。
  因為解嚴前這段參與社會運動、長期穿梭街頭的經歷,A-kai以「全都錄」方式為每場社會運動留下珍貴畫面,而有「街頭抗爭資料片庫」的封號;所以A-kai才能精準抓住銀行員走了十五個寒暑,爭權益、求公義的迢迢長路上每個鏡頭的精神內涵,將銀行員過往行動的軌跡,栩栩如實地再度呈現出來。

  而且A-kai不做特效、不放配樂、不預設腳本、沒有旁白的「樸實」風格,才能將銀行員的奮戰故事說清楚、講明白,透過過去已經發生,留存在腦中的片段記憶接合起來,才不致隨時間之沙的流逝而無法凝聚成整體。
■話說「金生金世」
  影片一開始,筆直的車道迎面而來,我們的視角乘坐在一輛不斷往前行進的房車內,駕車引領我們走入銀行員奮戰十五年旅程的,是一位因銀行合併而被迫捨棄銀行員身分的前大安銀行員工;鋪排在桌上的感謝卡、名片及離職證明書,靜默地訴說因開放新銀行而起、卻因金融合併當道而沒的滄桑。隨著這些「陳年遺物」的展示,記憶也回到塵封的過往…。
  黑暗結束,一盞盞燈點亮。明亮的政大公企中心演講廳,正是十五年前銀行員工會發軔的起點。在鏡頭的帶領下,我們一一訪遍台北市、永和市、埔里鎮、台中市、基隆市,聆聽工會開創先鋒「思想起」時的風霜驕傲,以及解嚴後銀行員工會相繼成立的遍地烽火景象。
  有了工會當後盾,這些昔日乖如綿羊、不知「勞動三權」為何的銀行員,也開始躍上抗爭的大舞台,昭告天下,羔羊不願永遠沈默。銀行員一吐積壓已久的怨氣,取回應得的勞動權益、成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在他們妙語如珠的談話中,彷彿讓人感受到繼續下去的旅程,將是一片迎著陽光的向日葵花田。
  然而黎明到來,沒有風和日麗的朗朗晴天,卻是厚雲堆疊的陰霾。銀行不會倒,但因合併而被消滅的狂風暴雨卻先迎面襲來,外表完好、內裡殘破的制服,以及銀行員的泣訴,均指向財團掏空及政策錯誤是掀起這場風暴的幕後作手。
  起個大早,鏡頭跟著銀行員出門工作,看到他們的工作條件日益滑落,籠罩在上空的厚雲壓的更低,低到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新舊執政當局一個樣,頻頻向財團交心靠攏,並且收傘放話,要銀行員各憑本事去找遮風避雨的地方;銀行員要團結自救、渡過風暴,工會才是最可靠的燈塔。
  我們跟著導演的鏡頭,結束了五段旅程,也一起見證了銀行員從人人稱羨的金飯碗,淪為今日街頭發面紙,墜落凡間的過程。「我們的工作還能做多久?」是現今銀行員心裡的問號,「鑲金包銀」下的「美麗與哀愁」劇碼,將不斷地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