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運】泰國北部電子勞工對抗化學中毒的故事〈下〉電子女工瑪玉蕊(Mayuree Taeviya)及友誼互助社(Friend for Friend Club)
Tagged:  •  
作者簡介: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出刊日期: 
2004/01/15
期數: 
第三十七期
●輸掉官司,但沒有遺憾
經過四年奮戰,不少人以為瑪玉蕊將贏得這場官司,四位醫生為她出庭作證、舉證歷歷;瑪玉蕊也以為自己會贏,因為她病得那樣重,甚至後來她腿部開刀、無法走路,法院還得特別派出救護車載她出庭。一些相同際遇的勞工也在觀望,他們相信,如果連瑪玉蕊都輸掉這場官司,那他們也不用站出來了。然而,瑪玉蕊竟輸掉這場官司!泰國的司法沒有還她正義,司法終究站在資方那邊!
而勝訴的資方還不善罷干休,一打贏官司,這家公司立刻捐出一筆鉅額捐款給社區寺廟,寺廟隨即張貼公告指出:「瑪玉蕊已經輸掉這場官司,她說謊,她體內根本沒有毒性化學物質。」原本想出來控訴公司的受害勞工,也紛紛打退堂鼓。
雖然瑪玉蕊輸掉官司,但她的奮鬥卻不是毫無成果,由於各方關注、媒體爭相報導這場官司,資方被迫改善工廠的衛生與安全環境。「後來,我不再覺得遺憾,我想到下一代,那些更年輕的工人,因為我站出來,他們的勞動環境有所改善,我便不再覺得遺憾,」瑪玉蕊用柔軟的聲音微笑地說。
而且,擁有驚人勇氣與意志力的瑪玉蕊,經過沈澱與許多鼓勵,她重新站出來,至今仍不時參與受害者團體的聚會,透過自身經驗分享,鼓勵其他職災受害者。「我不是那時候唯一化學中毒的工人,但是我是唯一一個活著並站出來控告這個公司的工人,」瑪玉蕊總是這麼告訴其他工人。
●衝突還在繼續
瑪玉蕊站出來,迫使這個工業區的勞動環境有所改善,但是仍然不足。從完全沒有工業用防護面具、手套,到提供工人品質低劣的面具與薄手套,已經在一家日本電子廠工作七年的年輕人克瑞凱(Kriengkai)不滿地告訴我們:「即使四年前我們公司通過ISO14000,我們現在有一些防護面具,但是這些面具品質差、不夠用,同單位的工人還得共用!」
對工人的赤裸剝削,甚至愈演愈烈。許多公司不再與勞工有長期僱傭關係,年輕工人不斷從農村湧入,提供企業源源不絕勞動力,企業屢以三個月試用期滿不僱用為由,不斷更換勞工,迫使勞工在工廠間流動。
「企業不要長期、受過高教育的勞工,他們用低薪付給那些念完中學不再繼續升學的年輕人,三個月一滿,他們就得走,一些工人最後流落街頭當小販。」在這個地區進行「職業健康研究計畫」的拉恰尼擔心,「假如你不是長期工,將更難證明你的慢性職業病是那家公司工作環境造成的,長期而言,將使未來慢性職業病的責任歸屬更加困難。」
在企業與政府強硬的反工會政策,加上以曼谷地區為重心的泰國工會組織也不願意長征北部,蘭埔的勞工一直缺乏工會或任何形式的工人組織,直到五年前,一個關懷勞工的中心—「友誼互助社」(Friend for Friend Club),悄悄地在這個工業區外圍成立。當時,來自「公民自由聯盟」(Union for Civil Liberty)的組織工作者蘇查特(Suchart Trakoonhootip)從曼谷來到蘭埔,從勞工法律與教育工作做起。從被打壓到逐漸在這個地方站起來,「友誼互助社」目前已經有來自十幾個不同公司的勞工、超過一百名的會員,會員多數相當年輕。
我們拜訪的這一天,幾位年輕委員正在開會討論如何買下一個餐廳的計畫。由於許多工人仍因害怕失去工作而不敢到互助社,加上之前有勞工因為太積極參與友誼互助社而遭解僱,於是他們開了一家餐廳,一方面提供被解僱勞工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創造勞工的第二個家,幫助工人瞭解勞工法令、工會、職業病,以保護自己,仍至發展一技之長。
二○○一年十月,一位泰國教授佛拉維德(Voravid)與蘇查特合作,在蘭埔地區組織一個關心職業安全與健康的聚焦團體,「亞洲監察資源中心」與「亞洲職災受害者權利網」也常加入觀察或與勞工進行經驗分享。這些組織者希望進一步瞭解蘭埔勞工面對什麼樣的慢性職業病危害,並且希望藉此建立起勞工健康基本資料,以保護工人權利。
過去,許多與瑪玉蕊同世代的勞工,在生病後回到農村,獨自面對病痛死亡,被用壞的勞動身體,各自在不同角落凋零、消失,資方卻可以不聞不問、毫無責任。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組織者與年輕工人的努力,正是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