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太多…不是問題?!
Tagged:
作者簡介: 
亞太勞動快訊社編緝
出刊日期: 
2001/02/15
期數: 
第二期

  自19904月,財政部公布「商業銀行設立標準」及「申請設立商業銀行有關事項」,銀行設立自由化終於鳴槍起跑,奔向台灣金融史上另一個里程碑。19916月,在當時的財政部長王建火宣強力主導下,新銀行的開放「沒有底線」,於是原本只打算設立三、五家新銀行,也因此急速擴大開放家數至15家。

    開放十年,時至今日,「三步一分行」的銀行密布程度所導致的激烈競爭結果,就是各銀行平均獲利偏低、授信品質惡化,於是許多銀行面臨合併或經營權轉讓的命運;再加上台灣入WTO在即,金融業在面臨國際大資本強大的競爭優勢,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在國際潮流的西風東漸之下,刮起了金融業合併的風潮。

最多5家?結果15家!

    不少人將銀行遭逢合併或倒閉的金融亂象,歸因於當年財政部執意開放這麼多家銀行之故,連前總統李登輝在1999年初台灣爆發本土金融危機時都說:「銀行家數太多,導致銀行業相互競爭而利益受損,幾乎無利可圖。」不過在檢視當時這項金融政策是否出錯前,得先回溯1990年的社會背景。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眼見證券商接二連三地倒閉,而緊急暗示財政部「新銀行的家數最多不可超過五家」,王建火宣也打算藉提高設立門檻管制家數以避免「金融大地震」,這樣的政策基調卻遭到自由派學者、民代及有意競逐銀行業者的聯手強力抨擊。於是,政府為順應姑情,「最多五家」的底線撤除了,也一舉把王建火宣送上了「亞洲最佳財政部長」的寶座。為何昔日多多益善的「政治正確」,今日反又成了眾矢之的、罪魁禍首?!

    很清楚的,當初到底要不要開放那麼多家新銀行,根本不是一個就人口比例、經濟規模、金融機構數量來做客觀衡量的問題,而是統治階級內各集團力量相互競逐的結果。因此「to beor not to be?」可不是只拘泥在「數目字」上打轉的問題,其間牽涉複雜的政治經濟結構面向,才是吾人檢視此銀行開放政策的切入點。

    當初開放私營銀行的官方說法有二:一是希望開放市場自由競爭,加速金融自由化;一是為了遏止地下金融盛行的歪風。

金融自由化替跨國資本投石問路

    王建火宣當時即一再強調「不自由化,沒法國際化」。而當時推動金融自由化政策的背景則是,資本主義經濟在挺進1970年代之後,因生產過剩、消費不足而引發的二次石油危機,使其無法延續60年代的繁榮樣貌,再度墜入無法逃避的週期性世界經濟危機之中。飽受經濟危機之苦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一方面施行保護主義,一方面施用其強權壓迫第三世界國家開放市場,使其過剩商品得以順利輸出,亦使其跨國資本得以在第三世界國家投資,以低成本換取更高利潤。台灣自1980年代末開始推動金融自由化,即是為了跨國資本投資台灣金融業暖身。

    此外,自1980年代起,台灣的工資上揚、土地價格和各種生產成本上升,使企業利潤率相對下降,而影響企業在台投資之意願。資本家投資意願的降低,一時之間造成游資充斥,「淹腳目」的台灣錢遂集體投入到房地產、股票及地下金融等的投機市場中,終致「鴻源案」的爆發,而見證了台灣80年代泡沫經濟的不穩定。解除戒嚴體制的國民黨,因一波波反對運動及社會運動的挑戰衝擊,使其執政的絕對優勢響起了警鈴。於是,為了獲得本土資本家的支持,以鞏固其政權的優勢,則藉由新銀行的開放設立,幫他們過剩的資本尋找出路並放權讓利給資本家,以換來他們在政治上的忠誠。

    再回頭瞧瞧開放銀行私營的官方說法,在其貌似兼顧全民利益的表面紗幕底下,其實骨子裡全是為了資本家(不論是跨國或國內資本)之利益著想,至於到底要開放多少家新銀行,早已不是當時考慮的重點,如何讓獲得青睞的各財團能順利分得一杯羹才是此政策的優先考量。而此等一味討好資本家而未顧及社會整體利益的決策,不僅在今日反噬了統治階級,也使得銀行員工面臨失業及廣大人民面臨金融危機再次發生的威脅,未來所將付出的社會成本之高,恐已不是短視近利的統治階級所能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