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新加坡工會體制的成因與特色 拜會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TUC)的幾點觀察
Tagged:  •    •    •  
作者簡介: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出刊日期: 
2009/05/15
期數: 
第101期
編按:筆者今年2月應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邀請,隨團拜會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TUC)暨附屬機構,對於星國工會體制有更進一步認識,本文係潤飾修訂返台之後所撰寫之報告,以饗讀者。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TUC)入口大門的牆上,掛了所有會員工會、附屬協會的會徽,相當醒目壯觀。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 NTUC)成立於1961年,迨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建國之後,工會組織發展也從動盪不定的社會情勢,邁向穩固國家基礎的政治目標,提升勞工生活素質、增加勞動潛在力成為工會積極推動的任務。

  在政治上,NTUC和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關係密切,在建國後成為全國唯一各業工會的聯合組織,取得壟斷代表的地位,其資源、人力龐大,與政府部門關係深厚。執政的PAPNTUC在領導階層的人事安排相互交叉,NTUC大部分經費來自政府撥付,PAP則派駐大批幹部至NTUC工作,不少工會領導人也被動員進入黨政部門工作。

NTUC組織發展的特色

  在組織發展方面,NTUC目前有61家會員工會、6家附屬協會,總會員人數約52萬名,組織密度約20%。NTUC1970年代開始,以創立合作社來促進特定勞動者權益,最早成立的是消費者合作社,提供廉價商品,讓低收入勞工階級免於當時物價哄抬之苦;目前NTUC的合作社服務遍及醫療、食品、住宅、老人、幼兒、保險、貧窮等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NTUC採取「自由入會」,所以靈活利用福利、保險等誘因吸引勞工入會,並要求資方不得對於非工會會員,提供優於工會會員的勞動條件。此外,NTUC創辦的事業也對會員及一般民眾有所區分,例如職總俱樂部(NTUC Club)除了服務會員,也歡迎其他非會員(青少年、家庭主婦、退休者、軍警人員等)付費使用,當然在價格上會有差別待遇;平價合作社(Fair Price)更是辦得有聲有色,筆者參訪當天人潮擁擠,營收相當可觀。

■勞資政「三方對話」機制

  另外,NTUC1970年代後和政府、資方共同建立的「三方對話」(Tripartism)機制,將有關勞動成本的措施體制化,亦是該國社會體制的一大特色。這項社會機制是為了促進緊密的社會夥伴關係,透過協商取代抗爭的模式,其關係進程為:對抗→合作→夥伴,維持和諧勞資關係乃其追求倡導的目標,具體作為包括每年推動簽訂約400份團體協約,以及由工會協處會員與雇主的勞資爭議(故有90%不需要政府介入);所以資方的態度及意願非常重要,否則這項機制就徒具形式。

  同時,NTUC對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具有一定影響力。1960年代,該工會支持人民行動黨帶領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新加坡首任民選總統王鼎昌即為NTUC秘書長,目前執政黨與NTUC仍維持一共生關係。由此可知,勞資協商在新加坡並非像台灣只是形式、口號,而是比較能夠落實

NTUC靈活利用福利、保險等誘因吸引勞工入會,其中平價合作社(Fair Price)辦得有聲有色,營收相當可觀

執行。

  強而有效的社會夥伴關係還表現在幾個方面,例如工會領導人在超過60個官方機構都有代表參與,包括全國工資理事會(NWC)、經濟發展局(EDB)、建屋發展局(HDB)、中央公積金局(CPF)及人力部各諮詢委員會等,而政府與資方代表則參加NTUC多個合作社的運作。其次,參與勞資政專題討論委員會,針對經濟改組、工資改革、延長退休年齡、工作與生活平衡、僱用較年長工友等,發揮重要影響力。

  最後,NTUC面對這波不景氣風暴的因應,明確揭櫫2009年三大工作目標為「避免裁員創新高、避免失業率創新高、以最快的速度復甦」;工會也進行重組,主要就是擴編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以提供「一站式」的求職和職能培訓服務,以及將王鼎昌工運領袖學院(OTCi)重組,強調「更有效地培訓勞工及帶動工會領袖,提高工作效率及發揮潛能」。

  整體而言,新加坡為因應當今外在情勢變化的策略與回應,可總結歸納為下列4點結論:(1)工會深切認知到經濟發展對於就業結構的改變及影響,並持續關注相關政策、議題的討論與發展;(2)為維持就業穩定,政府主導推動就業與職能培訓相關計畫及調整薪酬制度;(3)促進勞、資、政三方聯盟更緊密的諮詢關係,以因應、面對各種外在挑戰;(4)透過清晰、明確的溝通及資訊公開分享,以提升良好勞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