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運評論】紐約地鐵罷工的啟示
Tagged:  •  
作者簡介: 
《禿鷹的晚餐》作者
出刊日期: 
2006/01/15
期數: 
第六十一期
      紐約地鐵罷工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卻有一股悲壯且令人驚異的氣質,讓此次罷工與其他的罷工事件相較起來,顯得與眾不同。
原因之一是地鐵工會強大的社會壓力仍然「敢」罷工。紐約州法律明定公務員不得罷工,但地鐵工會卻逆勢而為、挑戰法律,結果是紐約州立法庭罕見地強勢介入,法官不僅判定高額罰金,還威脅將工會理事長羅傑‧陶桑以「藐視法庭罪」鋃鐺下獄。罷工三天的罰金高達三百萬美元(約一億元台幣),使得已經瀕臨破產的地鐵工會更是雪上加霜。而每位參與罷工的員工還要額外面臨約一千元美金的罰鍰。
除此之外,地鐵工會還面臨官方抹黑和媒體的圍剿。紐約市長彭博操作一貫手法,將工會形容為「貪得無饜」,罵工會幹部「無恥」,並且將地鐵工會與一般大眾對立起來。彭博說:「許多民眾抱怨:我們不想為這群人多繳稅,我們領不到退休金,為什麼這批人有了退休金還不滿足,還要罷工?」而地鐵工會選在耶誕節假期前夕罷工,癱瘓全市交通與商業,損失估計在十億美元之譜,也引發廣大通勤族與商家的不滿和反彈;甚至連地鐵工會的上級工會,以及紐約市的其他工會也都避免支持罷工,採取疏遠、冷淡的態度。
▓選擇罷工抗衡資方分裂圖謀
如果了解地鐵工會堅持罷工的原因,則讓人更加覺得這個工會非比尋常。
地鐵工會罷工要保障的主要對象,不是現任員工,而是未來的員工。美國近二十年來勞資紛爭的趨勢是,資方對工會成員採取「新舊分化」策略,即不減現有員工薪酬,但對新聘工人的福利權益大幅削減。此舉除了安撫現有職工,避免罷工對抗之外,更重要目的在於瓦解工會成員的團結,製造新舊員工之間矛盾,以便將來破壞工會力量。近十年來,加州超市工會、底特律汽車零件員工、紐約市多個公務員的工會,都被資方用這方法成功擊敗。勞方出賣了下一代工人的權益,再難有反抗餘地。
在這次勞資對峙中,資方再施同一手法,強調現有員工醫療退休福利不變,但將來新聘員工要自付部分醫療保費,多付退休金儲備,退休年齡從五十五歲延至六十二歲。工會領導層當然深知資方意圖,願意將前途孤注一擲,希望以尚存的內部團結,抗衡資方的分裂圖謀。這種選擇,不論工會成敗與否,在美國工運史上誠屬悲烈。
▓全球化衝擊工運消長
這場罷工背後有更深刻的結構性原因,反映全球化影響下的長期社會變遷。
第一個結構性原因是,在全球資本快速移動,市場解除管制之下,各國政府普遍面臨財政困難,紛紛卸除過去視之為當然的國家任務,或者強推私有化,或者政府業務外包,或者由市場機制取代之。其中卸除的國家責任之一,即是公務人員的退休金計劃。
美國各級政府管理的公務員退休基金紛紛面臨財政危機,右派智庫認為若不立即進行年金改革,則未來政府的教育、健保預算勢必遭受排擠。於是,延長退休年齡、提高提撥比率或降低給付成了標準解決方案。
公部門的退休金危機,更是跟隨著私部門盛行的風潮而來。美國私人公司一間間尋求降低員工的退休成本。譬如,Berhlehem Steel與聯合航空公司因財務虧損,付不出員工退休金,迫使政府介入吸收數十億美元的成本;汽車零件公司Delphi申請破產,也威脅做出同樣的事情。因此,《紐約時報》評論,此一退休金改革趨勢等於是危害了美國國家與中產階級之間的社會契約-老有所終的理想。而地鐵工會理事長陶桑也驕傲地宣布,他的工會要成為遏止新一波資本主義剝削歪風的先鋒。
第二個結構性原因是,全球化移民潮對一個社會的族群與階級造成深遠影響。自1940年代起,紐約市大眾運輸系統就成為黑人擺脫貧窮的就業管道,近年來更是少數移民族裔安身立命之所,羅傑‧陶桑本身即是來自千里達的移民。目前地鐵從業人員約有3.3萬人,絕大多數是黑人與西班牙裔。
眾所週知,工運勢力面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無情攻擊而節節敗退,但紐約地鐵工會罷工事件也顯示了另一種可能性,亦即,工運於衰竭、退縮的同時,也見到戰鬥意識的興起。此一戰鬥意識來自於工運階層中的最底端(羅傑‧陶桑之所以當選,正因為其戰鬥與激進性格)。工運組成份子的轉變與激進化,反映社會、階級構成與經濟力量的變遷,至於能否帶來另一波興盛工運,則仍是未定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