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電傳勞動世代需要「離線權」嗎?
Tagged:  •  
作者簡介: 
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秘書長
出刊日期: 
2020/12/31
期數: 
第240期
 
編按:延續上一期關於「離線權」之探討,本期參考Eurofound的部落格“Does the new telework generation need a right to disconnect ? ”一文,摘譯介紹歐盟成員國目前的相關立法及其於企業層級的集體協商成果,提供讀者參考。
 
  電傳勞動(telework)有許多好處,包括更彈性的工作時間、更高的生產力及減少通勤;不過也有缺點,處於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而在家工作的三分之一歐洲人,許多人都會證明這點。
  其中最主要的是電傳勞動產生的「始終在」(always on)文化,鼓勵員工在工作日或一周結束後,仍然在回覆電子郵件、電話和簡訊。如果工作上的組織文化激勵員工接受繁重的工作量並且加班的話(通常為無薪),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所有這些都打亂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導致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衝突、休息不足、健康問題(像是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和睡眠障礙)。有關電傳勞動對於心理健康和工作影響的擔憂—工人的生活平衡,其實並非在這次疫情期間所獨有,但是在家工作的暴增,已導致一場關於離線權(the right to disconnect)的辯論。
  然而,要把「離線權」正式概念化的話,可以描述為員工有權利在工作結束後關閉其數位設備,而且不會因為不回應老闆、同事或客戶的通訊而面臨負面後果。這個想法並不新鮮,在2016年法國通過有關這一議題的立法時,已經有一段時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歐盟會員國走不同的道路
  除了法國,目前只有另外三個國家—比利時、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法規層面規範此一「離線權」的權利,不過沒有關於這項權利運作方式的規定,而是依賴企業及部門層級的社會對話來做到這一點。荷蘭和葡萄牙已經提出了立法建議,但是進程延宕。另有八個國家(芬蘭、德國、愛爾蘭、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斯洛維尼亞和瑞典)正在辯論這一議題,其中一些國家隨著疫情期間電傳勞動層面的擴大,這些辯論再次浮上檯面。在其餘13個會員國中,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辯論,這可能是由於電傳勞動的普及率低(如大多數東歐成員國),或認為現有立法已經足夠,或者是認為集體協商(collective bargaining)是處理工作與生活平衡問題的較佳做法。
  目前無法確認「離線權」已立法的國家,在哪些工作上已經起了作用;然而,有證據顯示,這些相關規定有助於促進這項議題的集體協商,已有部門及企業層級的協議簽署。
▌企業層級的行動
  在企業層級,社會夥伴達成的協議是實施各種軟硬措施,以符「離線權」規範。硬性規定包括:在一定時間後就會關閉員工的網路聯繫,或者阻止傳入訊息,這實際上就是「離線權」。軟性措施則有:彈出訊息提醒工作人員(或客戶),下班時間不會回覆電子郵件,這種軟性方法通常會在訓練時伴隨著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雖然不同的方法為企業提供了根據其需求的解決方案靈活性,但是其實施和影響卻有所不同。
  硬性方法可以更加有效,並使雇主承擔相關責任,但可能會限制雇主及其員工在工作時間方面的靈活性。另一方面,軟性措施有賴於員工的「離線權」行使,但若因而被視為缺乏企圖心的話,可能會有礙其事業的發展,導致他們可能不願意這樣做。
  儘管各國存在分歧,但社會夥伴之間仍存在共識,即離線權議題與遠端工作的工作時間問題,必須透過企業或部門層級的社會對話予以確定同意,以確保其可符合部門及企業的特定具體需求。然而,在工會化偏低、集體協商罕見的會員國,這種做法可能會造成不均衡的競爭環境。
▌歐盟層級的立法?
  歐洲議會的就業委員會在今年121日通過的一項決議中指出,成員國必須確保工人能夠行使有效「離線權」的權利,包括通過團體協約;並且補充說明這項權利對保護工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且呼籲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歐盟指令,規定這項權利。這項非立法決議預計將在20211月的全體會議上表決,一旦得到議會的核可,將提交委員會和會員國執行,作為日後監督決策的一部分。
  有鑑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在許多國家引發了一場關於擴大彈性工作(包括電傳勞動)至更多工人的新辯論,隨著「新常態」勞動生活的展開,有關「離線權」的討論可能會變得更加緊迫。在有關於該議題立法的國家中,達成團體協約及在企業層級採取行動的數目增加來看,不僅顯示了社會夥伴發揮重要作用,而且也凸顯立法可以為解決這一議題提供動力以適應企業層級的特定具體要求。
(資料來源:https://www.eurofound.europa.eu/publications/blog/does-the-new-telework-generation-need-a-right-to-/isconnect?&utm_campaign=digital-age&utm_content=ef2008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network&fbclid=IwAR08V1Chmj1NpuW8e12s1dgywNYVsg4P0nakgS0srmUHPqMK73FBTQCbN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