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ABC
Tagged: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出刊日期: 
2019/05/15
期數: 
第221期
  當人類生活脫離部落時期的自給自足進入聚落社會,生活需求開始擺脫不了對市場提供更頻繁的交換,以及經濟組織對多元資源整合的功能依賴。隨著現代企業的出現,這種以股東利益為最高原則的商業模式逐步占據了市場,此時我們才發現跟著經濟運行的步調,社會並未隨著物質的進化更加融洽,甚至大多數還淪為現代版的經濟奴隸。
  學術研究一直燃燒大腦細胞,想找出一套控制經濟並把它導向良善公益的發展途徑,各種解方像是社會主義、社會民主、平等資本主義或UBI等路線。這些思考多數是沿著政策軸線,從政治層次出發再介入經濟領域。相反的,經濟民主的方式,則是直接進入經濟市場推動民主工程,再導向政治結構的改變,形成不同的運動策略。
資本主義的競爭對手:經濟民主
Tagged: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出刊日期: 
2019/04/25
期數: 
第220期
  「民主」這名詞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成為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台灣在過去三十多年,經歷從威權到民主的過程,從兩蔣時期的強人統治與萬年國會,到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2016年更是已經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在台灣,絕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民主就是政治上人民當家作主,既然台灣已經成為民主化國家,那就不需要再談民主了。
  接著,台灣在黨禁開放後,許多新興政黨紛紛成立,有不少政黨名稱掛上「社會民主」的名稱,也會有些政黨會宣稱是走「社會民主」路線,這使得「社會民主」成為一種中間偏左的政治路線代名詞,標榜進步卻不激進的溫和改革派,這是一種政治市場的兩面討好策略。
  「社會民主」一詞就成了一種政治實踐的路線,而不是一種落實在生活上、經濟上的策略,也因為北歐是社會民主黨發展最好的國家,而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又是最完善的,因此「社會民主」常被窄化成「福利國家」的國家政體的想像。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