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烽益
Tagged: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出刊日期: 
2022/12/31
期數: 
第264期
  在農耕社會,人要生存,首要種植農耕,養活自己,剩餘可以交換買賣,賺取利潤。四百多年前,台灣漢人從中國省分沿海來台開墾,從最基層的佃農墾戶,提升到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大、小租戶,就產生資金上的需求。即使到了台灣二戰之後,由於金融高度由國家管制壟斷,基層民眾甚至小企業經營者,在1970年代黑手變頭家蓬勃發展,依然必須透過民間的標會,來取得資金。
  台灣民間標會、合會的起源,可以在戴炎輝所著的《清代的鄉治》一書第三章「莊之共同體的存在」當中追溯到台灣資金互助的起源。他認為,台灣漢人從中國移居來台,生存不易,面對與其他莊民的競爭、與原住民耕地爭奪所造成的武力威脅、天然災害與疾病的風險等,同籍(縣、府)人聚居一地自保互助成為一莊,這也是台灣分類械鬥的起源。
Tagged: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出刊日期: 
2022/10/31
期數: 
第262期
  人在艱困的環境當中,自然會激發出互助團結的本能,人類在狩獵社會時期,共同出擊、分工部署、各司其職,捕獲獵物之後,共同分享,不如此做,就會集體滅亡。這個互助協力網絡,一開始一定是架構在親屬血緣關係之上,因為親屬關係是與生俱來,無法脫離的。因此,家族是人類尋求生存的最原初狀態。
  漢人在三百多年前開始跨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由於不能攜家帶眷前來,因此以同鄉同姓宗親男子為核心的網絡,會形成一個類似部落的自保開拓團體出現。漢人當初來台,清廷官方為降低原、漢的衝突,要求必須先取得平埔族的土地租賃契約之後,向相關方報備申請墾號,才能開始耕作。台北盆地的第一張墾號:陳賴章墾號,就是在1709年由諸羅縣府(當時縣治在目前嘉義市)核准陳天章等五位泉州人申請的字號;而耕田生產稻米出口到中國福建賺取利潤,是當時漢人遷台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
Tagged: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出刊日期: 
2022/08/31
期數: 
第260期
  台灣人的民族性裡有一個移民基因,就是喜歡個人單打獨鬥,不接受群體約束,誰都不服誰。這樣的個性,被放置到經濟生活當中,就出現了當家作主、自己當老闆的慾望,遠高於其他國家;即使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內心依然有持續不斷想要逃離企業職場的伏流潛藏,隨時可能爆發,自我創業書籍熱銷的另一面,未嘗不是台灣就業勞動環境惡化的表徵。
  不過要當老闆獨享利潤談何容易,台灣過去「住家當工廠、黑手變頭家」的低創業門檻年代早已不再,不過台灣人潛在當家作主當老闆的渴望是不會停止的,並且會自然在勞動市場找到宣洩口。
  自己創業當老闆,要承擔資金借貸與後續營運分險,這壓力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得了。因此,就有在企業品牌之下當類似老闆,具有某種程度自主空間的工作型態,筆者稱之為「類老闆」的多重形態出現。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