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主ABC】「以選票當作股票」的公營事業―金酒公司
Tagged:  •    •  
作者簡介: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出刊日期: 
2022/02/15
期數: 
第253/254期
  在台灣,「企業」由「家族」掌控,幾乎已經成為全民共識與常識,甚至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企業就應該是由特定家族掌控,不管是剛剛創業的小商店、咖啡廳與小公司,還是民營金融大財團與許多上市大企業,企業都是家族親屬網絡的產物。「企業」=「家族」,其實限縮了我們對企業的想像。「企業」是一個中性的載體,是一個空的玻璃容器,只是人類經濟生活的工具,可以由很多種型態所組成,例如:「個人所有,個人經營」、「個人所有、他人經營」、「個人所有、集體經營」、「集體所有、他人/個人經營」、「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等型態。
  許多台灣人其實都是很多大企業的老闆而不自知,例如:中油、台電、台鐵與土銀等公營事業,這些公營事業理論上是全體國民納稅人所集體擁有,然後委託專業人員經營運作;不過人民手上沒有這些公營事業的股票,是透過政府來間接擁有這些企業,這些大型國公營事業大多以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務為目標,人民並沒有直接收受到現金,因此大家普遍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老闆身分。
  台灣有一個地方政府所投資擁有的企業,每年都獲有盈餘捐贈,且占年度歲入預算4成,並讓縣民享有全台最好社會福利,這家企業就是金酒公司。金酒公司是金門縣政府所有,長期以來縣府歲入預算約有4成來自金酒公司,根據2022年金酒公司預算書,今年將捐贈40億元給縣府;這等於是金門縣政府諸多大量直接發放的現金津貼與補助等福利措施,都須依賴金酒公司方能執行,金酒公司某種程度是家金門縣民「以選票代替股票」集體擁有的企業。
  金酒公司的歷史可上溯到1950年,在金門防衛司令胡璉將軍指示下成立的九龍江酒廠,1956年福建省政府正式遷台後,改名為金門酒廠。1998年,金門酒廠公司化,除了金門縣政府縣庫擔任發起人外,金門六鄉鎮公所也是共同發起人,每個公所認購1,000股,百分之百縣府官股持有。金酒公司目前員工約1,300人,九成都是金門縣民,董、監事都是由縣府官員代表兼任,副總經理以上則由縣府派任。
  金酒公司1998年公司化時,原本同時規劃民營化時程,因故至今沒有執行。不過當時在民營化過程中,時任金門縣長陳水在兼任董事長,且由長媳擔任董事長特助,長子則為統一證券金門分公司經理,因此金酒民營化過程,引起監委與立委質疑,認為有利益輸送之嫌。而且當時要參選縣長的各候選人都不希望金酒民營化,在強大政治壓力下,金酒公司民營化畫上休止符。2013年是金酒公司業績高峰,營業額高達152億元,惟近年來中國觀光客無法來台,且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大幅降低,2021年營收降到118.9億元,總支出117.9億元(包含捐贈縣府40億元),淨利1億元。
  金門縣政府每年收取金酒公司年度捐贈,讓金門成為全國社福最好的縣市,縣民可以直接領取多項津貼與補助:
1.「金門縣歷經戰地軍管時期老人慰助金」2007年開始實施,領取資格:戰務終止前,也就是民國81年前滿16歲,且設籍10年以上的6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月領4,000元、90歲以上月領5,000元、100歲以上月領7,000元。
2.「金門縣民國四十七年以前參戰自衛隊員三節慰助金」:自2011年開始發放,每人每年春節、端午及中秋各核給慰助金2萬元。只要曾於民國49年以前參加過重大戰役之自衛隊員,現設籍金門縣,並於戰地政務終止前曾設籍,且設籍累積滿10年以上,領有榮譽國民證,就能申領。
3.「金門縣歷經戰地政務時期五十五歲至六十四歲三節慰助金」2016年起開始發放,每人每年三節各核給慰助金12,000元,領取資格同老人慰助金。
4.「三節以優惠價格配酒」:只要設籍4年或實際在金門工作1年、年滿20歲縣民,由金門酒廠以每打4,800元的優惠價格,在每年三節配售給金門縣民。
5.「學生就學津貼/交通圖書券」:本地學生與縣籍旅台學生,設籍10年並曾就讀金門縣學校滿6年,大專學生每學年發給1萬元、高中職學生每學年6千元的就學津貼。另外,每位學生每年補助交通券4千元,用於搭乘往返金門和臺灣本島航班,或於本縣購買圖書時抵扣。
6.「機票七折」:優惠縣民搭乘往返台灣、金門班機。
▌金酒公司落實經濟民主,在地共享共榮
  每任金門縣長利用金酒公司這隻「金雞母」大量發放津貼,金門縣民享受到金酒公司盈餘所外溢的現金發放,而每個縣長為了討好選民,長期不斷從金酒公司挖金礦來做政治人情。不過當金酒公司這幾年營業額逐漸下滑,捐贈給縣庫的金額卻無法減少,這種以選票牽制政治人物以換取金酒公司分紅利潤,締造金門縣民高現金福利的模式,恐怕難以為繼。唯有把金酒公司轉變成由縣民與員工實際出資購買股權、集體擁有的「公民酒廠」,讓所有金門縣民與員工都能夠參與金酒公司的經營並共同分擔風險,落實經濟民主,而不是淪為政治人物的提款機,方為走向在地經濟、在地共享共榮的第一步。